非洲种养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讨论了非洲种-养结合农场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以及这些农场如何适应食物系统集约化发展所带来的压力。非洲的农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种养结合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为世界其他地区解决畜牧业集约化生产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借鉴。

· 文 章 摘 要 ·

由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非洲各地的种植户、养殖户之间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畜禽产品的需求和供应。在21世纪,非洲种-养结合农场与世界其他地区大多数的农场存在很大不同。与欧洲和美洲国家农场以及亚洲集约化生产系统相比,非洲的农户规模较小,牲畜数量少,生产效率低且对饲料进口依赖程度低。本文讨论了非洲种-养结合农场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以及这些农场如何适应食物系统集约化发展所带来的压力。这种集约化意味着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每公顷土地生产更多的食物),通常还伴随着养殖场的牲畜养殖量增加,农田的饲料生产增加,同时还需要额外进口饲料。本文讨论的要点包括(1)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种养结合之间的关系,(2)日益增长的畜牧产品需求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3)如何看待种养业更广泛的社会影响。非洲的农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种养结合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为世界其他地区解决畜牧业集约化生产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借鉴。种养结合可将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适应性和环境减排纳入到目前生产力提升和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范畴,这将有助于种养农户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大面积实现种养结合。

· 文 章 亮 点 ·

1. 目前非洲的种养业生产力仍较低。

2. 非洲农牧结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3. 建议将种养结合作为非洲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缓解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文 章 图 表 ·

不同种养集约化程度下饲料来源和土壤肥力来源示意图(改编自Fernandez-Rivera and Schlecht)。四个例子分别说明物质流和养分流的强度。(a)集约化和种养结合程度低的情况下,动物饲料主要为牧草,维持地力主要依赖休耕。(b)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后,会进一步加强动物饲料生产和粪肥循环。(c)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加专业化的饲料生产,外部资源投入也随之增加,实现种养结合的机会变得更大。(d)在高度集约化的情况下,为维持高水平的生产和输出,将过度依赖外部资源投入,这并不利于种养一体化的发展。

原文刊载于【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