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医院王贵怀团队合作发现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新策略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团队与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高卫平教授合作,在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上探索出原位免疫与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新策略,这一研究将为身患胶质母细胞瘤这一恶性度高的肿瘤患者提供救治新思路。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团队与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高卫平教授合作,在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上探索出原位免疫与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新策略,这一研究将为身患胶质母细胞瘤这一恶性度高的肿瘤患者提供救治新思路。

免疫化疗联合作用机制示意图

胶质母细胞瘤(以下简称“GBM”)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类型,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电场治疗等,但预后较差,大部分患者会复发,术后平均生存期只有一年多。为了解决GBM临床治疗所面临的重大需求,医工交叉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新的抗肿瘤免疫药物,即长效缓释免疫制剂IFN-ELP(V)。三年多来,王贵怀与高卫平带领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学2017级博士生梁平和生物医学工程系2014级博士生王卓然,通过基础的质粒构建、蛋白药物的提取,相关的细胞实验以及后期大量的动物模型实验,证明了该药物在GBM手术切除腔中能够产生早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与替莫唑胺化疗相结合后,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模型的生存预后,相对传统治疗手段,是一种生物安全、有效的GBM治疗新策略。

这一最新治疗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材料学期刊《生物材料》(Biomaterials),题目为“温敏性干扰素-多肽融合蛋白联合替莫唑胺在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免疫化疗中的研究”(Spatiotemporal combination of thermosensitive polypeptide fused interferon and temozolomide for post-surgical glioblastoma immunochemotherapy,梁平、王贵怀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高卫平为通讯作者。

各治疗组术后的肿瘤复发示意图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作为该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在王贵怀的带领下,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后续工作,争取早日将该成果转化到临床,服务患者。同时团队正开展其它免疫药物(如溶瘤病毒类)用于胶质瘤治疗的研究工作。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447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