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丨窦世学院士,单原子层Pt团簇催化剂及其原子结构演变形成过程

单原子催化剂通常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然而它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某些需要连续Pt活性位点的催化反应,单原子催化剂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不能提供连续活性位点。团簇催化剂,通常包含的原子数目比较少,同时具有连续的Pt活性位点,因此被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催化剂材料。

【文章信息】

单原子层Pt团簇催化剂的原子结构演变

第一作者:张斌伟,任龙,徐忠菲

通讯作者:王云晓,杜轶,窦世学

单位: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研究背景】

Pt基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剂,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化学能源转化体系中。为了减少Pt使用量的同时,保持其活性是研究难点。单原子催化剂通常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然而它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某些需要连续Pt活性位点的催化反应,单原子催化剂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不能提供连续活性位点。

团簇催化剂,通常包含的原子数目比较少,同时具有连续的Pt活性位点,因此被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催化剂材料。

本篇文章报导了Pt单原子层的团簇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这种Pt单原子层催化剂是有单原子Pt自组装而成,形成特殊的Pt-Pt共价键。相较于单原子催化剂,多层催化剂以及纳米催化剂,该单原子层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文章简介】

基于此,来自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窦世学院士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上发表题为“Atomic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ingle-Layer Pt Clusters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的文章。

该文章报道了单原子层催化剂及其形成过程演变,同时对比了单原子催化剂、纳米催化剂与单原子层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图1. 单原子催化剂的自组装成单原子层催化剂的结构演变。

【本文要点】

要点一:单原子层催化剂

本文章报道了Pt单原子层催化剂,并且利用ex-situ的STEM, XAS等手段观察了其形成过程的原子结构演变。运用精准的温度调控,配合TiO2纳米片载体的优势,记录单原子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了Pt单原子层催化剂。

图2. 单原子层催化剂优异的HER性能。

要点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这种单原子层的Pt团簇催化剂,大约由7-14个Pt原子组成,其Pt原子之间是以共价键形式存在,因此不仅保持有单原子催化剂的高活性,同时也具有连续的Pt活性位点,对于各类电催化反应(HER, ORR, 醇类电氧化等等)都具有优异的性能。

【文章链接】

Atomic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ingle-Layer Pt Clusters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100732

原文刊载于【科学材料站】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