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教师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

将该组装体作为仿生纳米酶集成在传感系统中,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催化检测。该研究为促进仿生纳米酶的合理设计和催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药学院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展现了该院在仿生纳米酶设计研究上的重要进展。

近期,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邹千里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基于氨基酸和血红素共组装的仿生纳米酶用于生物分子的催化氧化和传感》,发表于工程技术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微尺度(Small)》(DOI: 10.1002/smll.202008114)。

该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整氨基酸和血红素之间的摩尔比,可灵活地调控组装体的纳米结构和形貌,从而使组装体更好地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行为。催化氧化的实验结果证实,该纳米组装体的催化活性可与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相媲美,且在多次催化循环中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将该组装体作为仿生纳米酶集成在传感系统中,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催化检测。该研究为促进仿生纳米酶的合理设计和催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微尺度》是威利(Wiley)出版社旗下的工程技术领域顶级期刊(影响因子11.459)。这是药学院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展现了该院在仿生纳米酶设计研究上的重要进展。该论文的合作研究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和燕山大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008114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