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PNAS,|,石云团队发现LTP的维持机制

突触长时程增强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之一。强直刺激谢弗侧枝纤维能诱发CA1神经元产生长时间的突触信号增强,即LTP。主要的分子事件是突触后膜AMPA型谷氨酸受体表达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增强,从而介导“增强型”的突触传递。以往有大量研究表明AMPA型谷氨酸受体的亚基GluA1对LTP的表达至关重要。

突触长时程增强(LTP)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之一。最经典的LTP研究模型是海马体谢弗侧枝向CA1锥体神经元投射的突触联接(Shaffer collateral-CA1)。强直刺激谢弗侧枝纤维能诱发CA1神经元产生长时间的突触信号增强,即LTP。主要的分子事件是突触后膜AMPA型谷氨酸受体表达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增强,从而介导“增强型”的突触传递。以往有大量研究表明AMPA型谷氨酸受体的亚基GluA1(亦称GluR1)对LTP的表达至关重要。

近日,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式动物研究所)石云团队在PNAS发表题为The amino-terminal domain of GluA1 mediates LTP maintenance via interaction with neuroplastin-65的科研论文, 揭示了海马CA1锥体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TP)的重要分子机制。

在该研究中,作者发展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的单神经元基因敲除和替换的方法。发现在CA1神经元敲除内源AMPA受体亚基GluA1、GluA2和GluA3的条件下,表达GluA1可以挽救LTP,而表达ATD(amino-terminal domain)截除的GluA1(GluA1△ATD)则不能挽救LTP,说明GluA1的ATD对于LTP起关键作用。通过免疫沉淀和蛋白质谱分析,作者发现GluA1通过ATD和细胞粘附分子neuroplastin-65 (Np65)互作。Np65高表达于海马CA1神经元,并与GluA1共定位于树突及树突棘。使用CRISPR/Cas9敲除Neuroplastin则导致AMPA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显著受损,同时也导致LTP维持的受损(图1)。在敲除Neuroplastin的神经元中,过表达Np65则可以挽救AMPA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和LTP,而过表达Neuroplastin的另一种剪接形式Np55则不能挽救LTP。另外,作者还发现GluA2(Q) 介导的LTP不依赖于其ATD和Np65。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GluA1通过与Np65相互作用并介导突触传递和LTP的维持。该研究的创新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作者发现LTP的诱导表达和维持是相对独立的过程,以往的研究往往没法将两者区分开来。第二、过去知道晚期LTP(几个小时以上)的维持需要转录和翻译的参与,早期LTP(1小时以内)的维持机制并不清楚,本文清楚揭示早期LTP的维持需要GluA1和Np65互作。第三、以往研究LTP主要集中在细胞内的信号分子,而本文作者发现突触间隙粘附分子在LTP中起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博士生蒋朝华为该文的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魏梦萍为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石云和首都医科大学张晨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9/e2019194118

本文转载于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