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发表钙离子电池研究进展综述

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相关电极材料及器件虽然得到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基于传统“摇椅式”工作机理的钙离子电池性能仍不理想。该综述系统总结了钙离子储能器件正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活性材料进行了详细分类,归纳了各类材料的特征及优缺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的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季必发、姚文娇等人以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n Calcium-ion Storage: Key Materials and Devices为题,发表在材料顶级期刊《先进材料》上(Advanced Materials, 2021, 33, 2005501,IF: 27.398)。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是姚文娇副研究员和唐永炳研究员,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季必发,共同第一作者是联培硕士生何海燕。

近年来,钙离子由于储量丰富以及双电荷反应特性,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规模化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相关电极材料及器件虽然得到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基于传统“摇椅式”工作机理的钙离子电池性能仍不理想。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钙离子储能器件正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活性材料进行了详细分类,归纳了各类材料的特征及优缺点。此外,为满足“摇椅式”电池本身对正负极材料及体系的严苛要求,团队提出了基于阴、阳离子共反应策略的新型双离子储能器件,有望解决钙离子电池的关键难题。该综述为优化钙离子储能器件提供了改性策略,将促进钙离子储能技术的发展。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图 钙离子储能技术相关研究分类。

本文转载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版权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