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QCD演化方程和胶子凝聚新物质形态研究中获进展

国内外正在推动的电子离子对撞机将测量更精确的质子和原子核中的部分子分布函数,从而检验各种QCD演化方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研究中心陈旭荣研究员团队在QCD演化方程和胶子凝聚新物质形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3月12日发表在PhysicalReviewD上。

夸克和胶子(统称部分子)在质子和原子核中的分布是理解许多高能物理过程的重要基础,凡有质子和原子核参与的高能物理过程都需要部分子的分布函数信息。由于胶子不带电荷无法用电子直接探测胶子的分布,以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理论为基础的部分子演化方程是从实验数据提取夸克和胶子分布函数的基本工具,也是QCD理论中的一种基本动力学方程。这些演化方程被用来描述部分子不断分裂和聚合等过程导致的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变化。国内外正在推动的电子离子对撞机(EIC)将测量更精确的质子和原子核中的部分子分布函数,从而检验各种QCD演化方程。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研究中心陈旭荣研究员团队在QCD演化方程和胶子凝聚新物质形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3月12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

研究人员首次将偏微分方程中的“齐次平衡法”,成功地应用到QCD演化方程领域,得到了Balitsky-Kovchegov演化方程的一个解析解。研究人员得到了胶子饱和能标曲线,进而给出了几何标度规律曲线,揭示了色玻璃凝聚物质随能量的变化规律、色玻璃凝聚物质在高能区域中的演化规律。该研究为高能核物理等实验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和支持。

Balitsky-Kovchegov方程是一个复杂的QCD演化方程,得到它的解析解对于研究胶子凝聚物理的研究至关重要。这项进展不仅促进了我们对QCD理论和色玻璃凝聚新物质形态性质方面的理解,而且有望在高能核物理研究中被广泛引用,为国内外电子离子对撞机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先导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d/abstract/10.1103/PhysRevD.103.056008

图 1 : QCD 演化方程。高能 QCD 在 平面内的图像

图2:几何标度规律,实验数据(红色)和该研究给出的曲线(黑色)

本文转载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