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沙眼要注意哪些,该怎么预防

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1956年首次由我国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其抗原性有A、B、Ba及C四型。感染率和严重程度同居住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沙眼为双眼发病,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沙眼症状有什么表现?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畏光,眼睑轻度水肿,多量的黏液脓性分泌物。

【病因】

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1956年首次由我国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其抗原性有A、B、Ba及C四型。感染率和严重程度同居住环境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热带、亚热带区或干旱季节容易传播。沙眼为双眼发病,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

沙眼症状有什么表现?

【临床表现】

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畏光,眼睑轻度水肿,多量的黏液脓性分泌物。睑结膜充血,浸润增厚,乳头增生,可出现假膜,角膜缘处可见,小的上皮下浸润。耳前淋巴结肿大。炎症持续数周转入慢性期。

晚期如合并有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等时,则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并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沙眼共分三期:

1.急性发作期

(1)眼红、眼痛、异物感、流泪及粘液脓性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2)睑结膜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布满滤泡。

(3)急性期经1~2个月进入慢性期。

2.慢性期

(1)结膜充血减轻,结膜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于上睑结膜和结膜上穹窿部最为显著。

(2)滤泡可发生坏死,愈合后留下明显瘢痕,呈线状或星状,逐渐发展成网状,最后可至白色腱状。

(3)角膜缘滤泡发生瘢痕化改变,称为Herbert小凹。

(4)早期可出现角膜血管翳,常发生于角膜上方l/3,可向中央瞳孔区发展成垂帘状而影响视力。其尖端常见浸润且可形成溃疡。

3.后遗症和并发症期

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和角膜混浊。

结膜炎的详细治疗: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局部治疗

(1)点眼药,磺胺及多种抗生素对沙眼衣原体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四环素、磺胺类药效果较好。常用滴眼液有10%~30%磺胺醋酰钠滴眼液,0.1%利福平滴跟液,0.05%~1%酞丁胺滴眼液,0.5%红霉素眼药水,点跟每日3~4次。睡前涂四环素、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药膏。要坚持3~6个月。

(2)乳头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或消毒纱布磨擦破坏乳头,促进瘢痕形成。如滤泡较多者,可作沙眼滤泡挤压术,术后继续点药。

2.全身治疗

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目前阿奇霉素为治疗沙眼的特效药,首次口服500mg,以后每日250mg,共4日为一疗程。

3.手术治疗

主要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如睑内翻矫正术治疗内翻倒睫,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混浊等。

中医认为,本病初起系风热外侵,治宜祛风清热。方如银翘散加减,药有银花、连翘、黄芩、生蒡子、剂芥等。如乳头滤泡较多,充血明显,证属脾胃湿热,治宜清脾泻热,方如清脾凉血饮,药有剂芥、防风、白鲜皮、黄芩、栀子等。如病程较长,眼睑肥厚,活动性病变与瘢痕兼见,证属气血瘀滞,治宜活血化瘀,方如归芍红花散,药有当归、赤芍、栀子、红花、黄芩、生地、连翘等。

沙眼食疗保健?

【药膳食疗】

1、苡仁绿豆桃仁粥:

[原料]薏苡仁30 g,绿豆30 g。桃仁10 g,粳米100 g。

[制法]先煮薏苡仁、桃仁,再放入绿豆,粳米同煮成粥,加入适量砂糖服食。

[功效]清热健脾。适用于沙眼。

[服法]早、晚分服。

2、栀子粳米粥:

[原料]栀子3~5 g,粳米50 g,

[制法]将栀子研成细末。先用粳米加水500 mL,煮成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温热服食,2~3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脾胃热盛型。

[功效]清脾胃,散风邪。适用于沙眼。

[服法]早、晚分服。

3、野菊花菠菜籽汤;

[原料]野菊花9 g,菠菜籽9 g。

[制法]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客睑型。

[功效]疏风清热,行气消滞。适用于沙眼。

[服法]1次/d,连服数周。

预防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对沙眼病人应积极治疗,并注意水源清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