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饲养管理与病敌害防治

干制尖吻蝮是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洗净,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形后用文火烘干或晒干,为著名的中药材。去内脏干制品称“蕲蛇”;或炮制,即将蛇干去头、尾、鳞、用温水刷洗干净,晒干、切断、用酒(1:1)拌后,放在锅内微炒,取出晾干。


尖吻蝮(.Agkistr"odon口cutus)尖吻蝮的别名很多,如祁蛇、祈蛇、棋盘蛇、蕲蛇五步蛇、聋婆蛇、犁头匠、翘鼻蛇、翻身花、放丝蛇、吊扑等,分类属于爬行纲、蝮蛇科、蝮蛇属中的一种剧毒蛇,毒腺大,毒性颇强烈,蛇肉可食,蛇胆亦可入药。其蛇毒为血循毒,排毒量大,毒力较强,价格较昂贵。干制尖吻蝮是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洗净,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形后用文火烘干或晒干,为著名的中药材。去内脏干制品称“蕲蛇”;或炮制,即将蛇干去头、尾、鳞、用温水刷洗干净,晒干、切断、用酒(1:1)拌后,放在锅内微炒,取出晾干。名叫“白花蛇”,性温,味甘,微咸,有毒,中医以去内脏干燥体入药,有祛风湿、定惊的作用,主治风湿、瘫痪、麻风、惊风、抽搐、破伤风等。可治麻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骨节疼痛等症。


尖吻蝮蛇体粗,体长一般1_8米左右,头大、呈三角形,与颈明显区分,口宽大,突出的特征是吻端延长,吻端及鼻间鳞形成一短而翘向前上方的突出,吻鳞之长为宽的2倍。头顶具对称而富疣粒的大鳞,与眼之间有一椭圆形颊窝,是热测位器。眼前鳞2片,眼后鳞1片,有一较大的眶下鳞。前额鳞大,后额鳞小,宽约为眼上鳞的一半。背鳞21~17行。色斑的变化较大,体色与头部呈暗褐色。体背呈灰褐色,两侧有一系列暗褐色“八”形斑纹,腹面黄白色,两侧有黑色圆斑。腹鳞157~170片,肛鳞完整,尾下鳞52~59片,大都双行,少数单行。其尾短而尖,呈暗褐色;鳞上有棱,尾后端侧扁,末端一片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图34)。


尖吻蝮生活于海拔 图。4尖吻蝮100~200米的小山或丘陵至海拔1 300米林木繁茂的山地的阴湿林中,常栖息于落叶较多的崖石上、溪涧沟岩下或杂草中、路上或路旁、住宅附近的杂草及柴草堆内。白天常盘曲成网形,头枕在中央,吻尖朝下,有时缠绕在灌木上,以夜间捕食为中,喜欢阴雨天活动,当动物迫近时会骤然袭击。晚上附近ff-现明火,有扑火习性。耐寒性较强,2~C时还会出窝活动。食一阼较广,捕食蛙、蟾蜍、蜥蜴、鸟及类,有时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大雪至惊蛰钻入洞穴冬眠。尖吻蝮卵生繁殖,6~8月产卵,可达10~20枚。雌蛇产卵后有盘卧卵上护卵的习性,不吃不动,孵化期1个月左右,待小蛇孵化出壳,雌蛇方离去。尖吻蝮分布于我国福建北部、江西、湖南、浙江、台湾、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和安徽南部山区等地。

尖吻蝮与百花锦蛇相似,与尖吻蝮的区别是百花锦蛇的体形较长,体色有棕红色黄斑,无方块大斑块,头部略呈犁形,吻端不尖出上翘,上颌骨具多枚小牙和无毒牙,背鳞微弱起棱。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