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救治蛇伤易出现的失误

很多人在被毒蛇咬伤后惊慌失措,特别是在野外,为保命迅速奔向医院或是找医生,或对毒蛇的恐惧心理而快速逃跑,或是将咬人的毒蛇当场捕获和打死,而出现了许多不允许出现的剧烈运动。若是下肢咬伤不可步行。

(一)伤后剧烈运动

很多人在被毒蛇咬伤后惊慌失措,特别是在野外,为保命迅速奔向医院或是找医生,或对毒蛇的恐惧心理而快速逃跑,或是将咬人的毒蛇当场捕获和打死,而出现了许多不允许出现的剧烈运动。这些剧烈的动作导致血流速度加快,局部血管扩张,同时也加速了毒液随淋巴液的循环扩散,使进人体内的蛇毒吸收更快,扩散更迅速,中毒症状更加猛烈。因此,在伤后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并立即就地对伤口作出自救处理,然后再用担架抬或是找人背去医院。若是下肢咬伤不可步行。

(二)过分迷信特效蛇药

蛇伤特效药…一抗蛇毒血清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最有效的蛇伤早期治疗药物,为蛇伤特效药,不可不用,但不能迷信“特效蛇药”,因为“特效蛇药”只有解蛇毒的作用,而对于蛇毒造成的组织毒害以及内脏损伤,如肾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出血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无直接治疗作用。由于抗蛇毒血清易发生过敏反应,在野外随便使用抗蛇毒血清也是不宜的。因抗蛇毒血清发生过敏时,比蛇毒的危险性更大。并且还有低温运输储藏放置时间、蛇伤后l天内给药期等条件限制。

很多人认为在早期蛇伤抢救中及时用上“特效蛇药”或是民间相传的“特效蛇药”就没有危险了,从而放弃了早期排毒、破毒等局部急救处理。实际上,不管多有效的特效蛇药,口服后均要经过1~3小时被胃、小肠等吸收,而蛇毒在体内的扩散过程仅需数分钟即可吸收一个致死量的毒液至体内。而蛇药吸收缓慢,在蛇药还未在体内达到饱和量及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蛇毒已进入机体组织并造成了损害,有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再者,蛇药服一次并未能达到有效饱和量以抗衡蛇毒。因此,早期不能过分迷信“特效蛇药”的功效,不能让蛇毒在大量吸收后,才等待特效蛇药去发挥作用,那样只会耽误抢救时机。应在内服蛇药的同时,及时有效地采用局部自救急救处理方法,才能将蛇毒破坏和排出蛇毒,防止蛇毒扩散,以利于抢救成功。

(三)局部错误的结扎

蛇伤局部错误的结扎法,特别是过紧过久的结扎,不但起不到阻断蛇毒扩散的作用,反而还使局部血循环障碍,加剧肢体坏死溃疡的发生发展。更严重的是,在放松结扎时,蓄积在远端血液中的蛇毒如决堤的洪水,直击各内脏,使没有缓冲适应过程的内脏组织,突然受到蛇毒的猛烈冲击,引发一系统的中毒症状,甚至造成休克或心脏骤停,并且造成挤压综合征等症并发,可使伤者病情迅速恶化,比蛇毒的危害更大。因此,不可结扎过紧,应争分夺秒地进行切开挤压排毒、冲洗等以阻止蛇毒的浸入。

(四)未及时将断留的毒牙拔出

早期局部伤口未做处理,或未做切开处理,以使折断的毒牙滞留体内。由于毒牙为管状牙或是沟状牙,内藏的毒液使毒牙成了一个不断向体内输送毒液的“毒库”,从而造成机体中毒症状持续不退,甚至加重。因此,早期一定要仔细检查和处理局部伤口,并将伤口内的毒牙及时拔出。在中毒症状持续不退的情况下,应再次检查伤口,看是否有遗留未及时拔出的毒牙,如有,应立即拔除。

(五)早期热水冲洗或浸洗

有的蛇伤者在早期用热水或是热药水冲洗或浸洗患肢,可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液通透性增加,蛇毒吸收速度加快,导致肿胀迅速向全身蔓延,全身中毒症状更加剧烈。因此,在被毒蛇咬伤后的24小时内禁止用热水、在2~3天内慎用药水冲洗和浸洗患肢。

(六)敷药包扎堵塞伤口

经毒牙痕切开的伤口外流的血水,可排出大量蛇毒,若在敷药时药渣堵住伤口,甚至加压包扎,均可影响蛇毒的排出,甚至导致蛇毒向体内扩散,加大治疗难度。因此,在伤后的3~4天内必须任伤口毒血水外流,外敷药物时,伤口中间必须留一小口,切忌用力加压包扎伤口,为防止感染可用消毒纱布覆盖或轻松遮住。

下一篇:抗蛇毒血清治疗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