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蛇的饲养密度和温、湿度的控制

由于幼蛇体小,.活动能力与成蛇相比较差,因而其饲养密度可大些。通常,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条为宜,随幼蛇的不断生长发育,逐渐减小其饲养密度;并将氐势较快的分拣出来分级饲养,切忌大小蛇混养,以防大蛇吃小蛇。由于蛇的种类及大小不同,其饲养密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人工养殖时,根据所养殖蛇的种类及个体大小来调整饲养密度。

由于幼蛇体小,.活动能力与成蛇相比较差,因而其饲养密度可大些。若是作为种蛇,则每平方米20条为宜;若是饲养作为药材出售的银环蛇,饲养半个月的幼蛇便可为成品,其饲养密度可大些,每平方米可饲养1()()条左右。通常,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条为宜,随幼蛇的不断生长发育,逐渐减小其饲养密度;并将氐势较快的分拣出来分级饲养,切忌大小蛇混养,以防大蛇吃小蛇。由于蛇的种类及大小不同,其饲养密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人工养殖时,根据所养殖蛇的种类及个体大小来调整饲养密度。

幼蛇的较好饲养温度为28~30℃,幼蛇在孵化出壳时,周围环境温度均能满足其生活要求,若在出壳时环境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保暖和升温措施;若温度高于32℃且持续时间过长,则需采取降温措施。

通常幼蛇的饲养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较适宜。当进入蜕皮阶段的幼蛇,环境湿度以50%~70%为宜,湿度过低,天气干燥不利于蛇蜕皮,而幼蛇多由于蜕不下皮造成死亡。若湿度过低,则采用喷雾的方式调节湿度至适宜范围内,但不宜过大,不可超过85%,否则容易使蛇患皮肤病。

上一篇:幼蛇的饲养方法
下一篇:幼蛇出壳的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