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蛇类栖息地的寻找

熟悉和掌握各种蛇类栖息环境、活动规律等,对于寻找和发现蛇类有很大的帮助。如盲蛇,穴居泥土中或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石堆、石块下,有时庭院的花盆下也可找到。蛇岛蝮及竹叶青是毒蛇,采集时应仔细查看,再向前移步,以免头部或手有触及毒蛇发生咬伤的危险。

捕捉蛇类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去寻找和发现它们。熟悉和掌握各种蛇类栖息环境、活动规律等,对于寻找和发现蛇类有很大的帮助。

(1)穴居型

如盲蛇,穴居泥土中或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石堆、石块下,有时庭院的花盆下也可找到。有时晚上到地面活动,形状大小颇似蚯蚓,采集时要仔细辨认。

(2)树栖型

游蛇科中的过树蛇、林蛇、灰腹绿锦蛇、绿瘦蛇、蝰蛇科中的蛇岛蝮、竹叶青等常栖树上,此外,链蛇类、尖喙蛇、灰鼠蛇、黑线乌梢蛇等有时也盘绕在树上。林蛇、绿瘦蛇、竹叶青等主要在夜晚活动,但竹叶青白天也常盘在树枝或岩石间,沿山溪两岸发现者较多。树栖型蛇类体色以绿色或墨绿色为主,且常停留在绿叶枝条间,蛇岛蝮盘绕于树枝上,体色与枝干相似,不太容易区别清楚。蛇岛蝮及竹叶青是毒蛇,采集时应仔细查看,再向前移步,以免头部或手有触及毒蛇发生咬伤的危险。

(3)半水栖型

渔游蛇、乌游蛇等游蛇部分种类及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水栖性不是太强,但活动场所经常发现在池塘、沟渠及其附近。金环蛇在夜晚有趋光的习性,夜间采集应特别注意,眼镜蛇多见于晨昏时刻活动。

(4)水栖型

1.静水水蛇栖居于池塘、鱼塘、沟渠、稻田等静水中,长期在水里活动,很少离水上岸。

2.溪流如游蛇中的环纹游蛇、水赤链游蛇及各种后棱蛇等,活动在溪流中及其附近。常将身体隐藏在水中石块下,头部伸出水面,受惊后缩人水中,可用网拦截穴口,再用棍棒通过惊赶或揭开石块赶人网中。后棱蛇常栖于小溪中水幕冲击的石块下或堆积的腐殖质堆中。此外竹叶青及洛铁头等不是水栖蛇类,但有时也发现在溪流中活动。竹叶青常缠绕于溪边灌丛或溪边岩石上,而菜花烙铁头常盘绕在高山小溪边草木根上。

3.海水海蛇科的蛇终生栖居海中,瘰鳞蛇也终生在沿岸河口地带生活,常随渔网捕得。

(5)陆栖型

(1)植被茂密的山区游蛇科中的脊蛇类、钝头蛇类、两头蛇类、小头蛇类、斜鳞蛇类、剑蛇类、游蛇类中的许多种,锦蛇类的一些种;眼镜蛇科中的丽纹蛇;蝰科中的烙铁头、蝮蛇等,栖居于植被茂密的山区,尤以山区边缘半农半林地带种类最多。这些种类主要以陆地为活动环境。斜鳞蛇亦常见于溪谷两岸芜草木中的湿润地带,偶尔也见于水中;竹叶青经常发现于溪边岩石下或灌丛枝叶上;菜花烙铁头常见于高山溪边的草木根间;尖吻蝮也常隐伏于溪边附近阴湿岩石洞穴和枯树空桩内。

(2)平原丘陵眼镜蛇、蝮蛇、乌梢蛇以及锦蛇类、鼠蛇类和环蛇类的一些种类以平原丘陵地带为主要活动场所。眼镜蛇、环蛇多在农户住宅周围池塘水域附近活动,眼镜王蛇则多在深丘地带甚至山区边缘地发现;乌梢蛇、鼠蛇、蝮蛇等常发现于浅丘的坟地、草坡、田埂等场所。

(3)草原典型的种类如草原蝰,栖居新疆北部的草原上。

(4)温泉仅有温泉蛇栖居西藏高原温泉附近的石堆或石穴中。总的来说,上述各型蛇类,仅仅是根据其经常出现的主要环境划分的。

银环蛇、蝮蛇及烙铁头等蛇类多是夜行性动物,无风、闷热气候的夜晚大多出来活动,晚上遇火光有扑火的反应,夜晚以明火捕捉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轻易接近。蝮蛇是晨昏性动物,眼镜蛇白天活动,夏天炎热时也有夜晚出来活动。蛇类多在雨前、雨后空气湿度大时出来。太凉、太热和大雨出来的较少。中午烈日暴晒的时候,多在阴湿或茂密的树荫处。

上一篇:捕蛇的方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