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蛇养殖繁殖和幼蛇饲养技术

王锦蛇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因其长势快,肉多,耐寒能力强,并且季节差价较大,是目前国内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因此王锦蛇养殖技术就成为很多想学养蛇的必学技术,主要从王锦蛇的介绍,生活习性,繁殖以及幼蛇的养殖说起。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大王蛇”之称。

王锦蛇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因其长势快,肉多,耐寒能力强,并且季节差价较大,是目前国内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因此王锦蛇养殖技术就成为很多想学养蛇的必学技术,主要从王锦蛇的介绍,生活习性,繁殖以及幼蛇的养殖说起。

1.什么是王锦蛇

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遇到同类相互缠杀。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大王蛇”之称。其头部、背鳞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到体后段逐渐消失。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尾细长,全长可达2.5米以上。成蛇(1-1)与幼蛇(1-2)的色斑差别很大,头上没有“王”字形斑纹,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

1-1

1-2

2.王锦蛇的生活习性

王锦蛇食量很大,1条500克左右的王锦蛇,1次可吞食2只青蛙或蟾蜍或连吞2~3只幼雏鸡,饱食之后需7~15天的时间来消化。王锦蛇与其他蛇不同的是,王锦蛇有较严重的食蛇癖性,因而在喂饲的食物中,较好能经常供喂一些水蛇或其他杂蛇,否则即使食物充足,它也会吞食同类。这种蛇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比较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容易饲养和孵化。

3.王锦蛇的繁殖

王锦蛇为卵生繁殖,每年的6月到7月为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5-15枚不等。王锦蛇的卵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卵为乳白色,每卵重约50克左右,卵小者也有35克左右,孵化期长达40-45天左右。据观察,王锦蛇产卵后盘伏于卵上,似有护卵行为但人工养殖王锦蛇,重视的还是人工孵化。王锦蛇孵卵技术同其他蛇类一样,只是孵化天数不同而已。人工孵化王锦蛇卵,大多采用缸孵法。蛇卵孵化的较好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低,孵化时间将会延长;温度偏高,虽可以缩短孵化期,但容易形成畸形的幼蛇。

3.王锦蛇幼蛇的饲养

幼蛇在出壳后的7-10天即蜕第一次皮。对幼蛇的人工饲养,采取早期灌喂较好,后期投活饵的交叉方式。在人工灌喂时,开始只喂给鲜蛋液,以后在蛋液中酌加一些捣成肉泥状的小昆虫,如蛐蛐、蚂蚱、黄粉虫、蝇蛆等,为以后让幼蛇主动捕食动物性活饲料打下基础。投饵时间均以幼蛇在24小时内吃完为准,到时将未食或被幼蛇咬死的食物全部清除出来。要培养其按时摄食的良好习惯,刺激它主动捕食的欲望,为以后正常饲养奠定基础。

通常情况下,幼蛇一旦主动捕食饱餐一顿后,在5天内不需再次投饵,应在第5-7天后开始投饵,以后每隔一周左右投饵一次。这种投饵频率可至冬眠前的周期不变。但饵料的个体可以逐渐加大,且投饵数量一定要达到幼蛇数量的4-5倍,要定期投放小于幼蛇体的饲料蛇,使其从小养成不残食同类的好习惯。

上一篇:养蛇喂什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