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越冬环境应满足的条件

针对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的缺点,反过来也让我们看到,理想的越冬场所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温度应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宜小,而又要保证能让蛇处于冬眠的温度范围内。②查应该方便,这样可以经常检查,万一出现异常情况就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越冬窝的三个条件中,提出了一个检查方便的问题。

针对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的缺点,反过来也让我们看到,理想的越冬场所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温度应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宜小,而又要保证能让蛇处于冬眠的温度范围内。②查应该方便,这样可以经常检查,万一出现异常情况就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③湿度不宜太高,宜较为干燥,太湿固然不宜,太干也会引起蛇体失水。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儿就有关道理作一叙述。

当蛇冬眠时,只有稳定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才能适应。这时它才具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具备外因—一适合的温度,二是具备内因——生理上新陈代谢变慢而产生一系列变化。例如呼吸微弱而且次数减少;心跳迟缓,血液循环的速度缓慢,血压降低到几乎测不到;凝血酶原的活性降低,故尽管血液流动速度下降仍不会发生血凝现象;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上升,故携带氧气的能力增加,足以维持其极低的能量消耗之需求;新陈代谢的水平大幅度降低,可以降到正常情况下的约l%,需氧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就大为减少。相应地,废物的排泄也少,等等。以上这些,正像一个组织得十分得体的大合唱,十分协调。这时,只要某一环节乱套,就会破坏它们的冬眠,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蛇类冬眠时,不能让它过冷,这当然很易理解,因这样会引起冻僵甚至死亡。可是,让温度升到超过一定范围,也同样不妥,因这一来它就失去冬眠的外因,内因也会引起变化。曾有人试过将冬眠中的蛇于中午拿出去晒太阳;也有人设想采用让蛇作间歇性冬眠,中间定期升温,让它“醒”4~5 d。这些均不利于蛇的健康,已为导致蛇类死亡这一事实所证实。 从大量观察中发现,往往健康的蛇能冬眠得好,某些有病的蛇总是难以度过冬眠期。而即使健康而且冬眠的蛇,当温度升高时,也就冬眠不好了。这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认识到控制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幅度,对蛇的冬眠的重要性。

冬眠期间,蛇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脂肪,安徽芜湖地区曾有人用红点锦蛇作测定对象,剖取肠系膜上脂肪作为冬眠前后的比较。结果发现,在冬眠中消耗掉了该部脂肪总量的506。 在自然界中,蛇经冬眠死亡的数量,虽然得不到确切的百分数。但一般认为死去1/3~l,2。这里面,当然包括了因年龄大了、病了等的自然死亡率,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能否给蛇提供一个合理的冬眠温度。

因此,人工设计蛇的冬眠场所时,让冬眠场所温度尽量较为稳定,只容波动在较小的适当范围,就十分必要。

湿度,是另一个要掌握的越冬因素。湿度的问题,就是水的问题。蛇的身体内,水约占其体重的4/5,这些水多成了身体内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平常养的蛇,大多数是陆蛇,如果在过于干燥的环境,固然会引起失水过多;但湿度太高,也同样不适宜,要是再加环境湿度高了,还会引起某些疾病加剧。

测定湿度一般用具有干球和湿球的湿度计。这种湿度计的湿球上,包有一条一头浸于水中的纱带,湿球的湿度读数之所以会低于干球正是因纱带中水的蒸发时带走了部分热量。若环境湿度低,纱带上的水蒸发得快,湿球的温度和干球的温度差距大;湿度高,则正好相反。湿度的控制,宜保持适当干燥为好。一般地说,控制在70.0,6~90%6的相对湿度是较合适的。要保持湿度相对稳定,就不宜让室内的空气与外界有太多的交换。慎防湿度过高,接近100%时,则必须采取措施,可以放人干燥的木炭或用纸包裹好的生石灰吸潮。现今市场有售的电器“吸湿机”,售价并不贵,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有效。若过干,则可在窝内放一盆水令其自然蒸发,或用喷雾器喷水雾。

越冬窝的三个条件中,提出了一个检查方便的问题。饲养中一定要及时了解蛇的越冬状态,一旦发现温度和湿度偏离要求过远,就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若发现病蛇,可以及时隔离治疗,如见到刚死亡的,应立即作加工处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