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笼中的一些原则

如果不予注意,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损害。原来,该场事先就有一场争论,一位经验丰富,在多次运蛇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师傅说要防止蛇死亡,每笼蛇绝对要少装些,宁愿多装几只蛇笼,每笼装个八成满是不会出问题的,所以蛇笼应多带些。这些装好蛇的布袋一只只放进笼中,但也应留有相应的空隙,不能将蛇笼塞满。

这些原则,务应引起关注。如果不予注意,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损害。

以下举例有的是自己亲历亲见,有的是由拙著《蛇类的养殖及利用》的广大读者来信反映的,希引以为鉴。试举二例:

——1994年10月,广东肇庆某蛇场到车程仅需l小时多的蛇场去运水律蛇,这次由场长亲自去运,去时带上30只蛇笼,结果运回时仅用上12只,每笼均装得满满的。回来一经检查,发现250kg左右的水律蛇死了11条,约5 kg。在长途运输中出现这样的死亡率,自然不算高,问题是仅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死亡率就高得惊人了。原来,该场事先就有一场争论,一位经验丰富,在多次运蛇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师傅说要防止蛇死亡,每笼蛇绝对要少装些,宁愿多装几只蛇笼,每笼装个八成满是不会出问题的,所以蛇笼应多带些。另有人也劝场长万勿乱来。但场长为人武断主观,他自恃以前也运过蛇,这次他偏偏装满让蛇无法动弹。笼中蛇挤,再加运时有的笼叠起来一压除了挤还闷热难受。这11条蛇就是在这1个多小时中彼此紧缠而死的。

——1999年2月笔者收到了一封湖南读者杨君的来信。信中说了这样一件事:1997年8月24日(农历7月22日)他运了一批王锦蛇到上海去出售,由于听信他一位朋友的馊主意,行前给蛇喂了100多千克的鸡蛋,欲以蛋充蛇出售,结果致80%的蛇死亡。这一来,导致本来可赚不少钱的买卖反而变成严重的亏损。之所以断定是吃蛋出的毛病,是因为他检查蛇口流血的死蛇原来均属健康蛇,剩下未死的均为瘦弱的蛇,正因这些瘦弱蛇未吃蛋而得以活了下来。

因此,提出以下准则:

(1)每笼(箱)的蛇绝不能装满,应留两三成空隙。较为合适的办法是用长形布袋(如面粉袋之类)装蛇,大的一条扎个结,小的两三条扎一个结。这每一个扎结处,内部也应当有空隙,使蛇在内部有宽松回旋余地。如果里面空间缺乏,不仅2。3条蛇的会相互缠绕以致最终硬结成一团死去,即使单条大蛇,若无空隙也有会自己缠自己致死的。这些装好蛇的布袋一只只放进笼中,但也应留有相应的空隙,不能将蛇笼塞满。

(2)如果将商品蛇从容易死亡到不容易死亡的顺序排个名次,那么应为:滑鼠蛇一眼镜蛇一王锦蛇。其他是,灰鼠蛇、乌梢蛇可能近似滑鼠蛇或居滑鼠蛇与眼镜蛇之间,而银环蛇则近似眼镜蛇。所以将笼或箱上车时,通常将易死的放底层,不易死的放上层。当然,上述易死、不易死,仅据多次装运经验判定,并非严格的实验结论。不过,滑鼠蛇易死、王锦蛇不易死这点,几乎成了公论。

(3)蛇装上车前,不仅不能喂食,也不能给水。给食造成的恶果已述于前,而凡装前喂过水的,其死亡率也会明显提高。有的死蛇,在死前会拼命呕出水来。

(4)个别凶猛的蛇,有人为确保安全,会用针线缝其口。此法容易伤其口腔致引起细菌感染。另一方法似较此法为好又方便有效:取宽0.5 cm的医用胶布,在其吻侧贴上一圈。这既可使蛇仍能将喉和舌伸出口外,无碍其呼吸,而又达到无法咬人的目的。

(5)装箱时,万勿将一些凶猛好斗或惯于吃蛇的蛇与别的蛇混装。如金环蛇爱吃比它小的蛇,故应将个儿相近者合装。若把眼镜王蛇和眼镜蛇合装,则会互斗相残,这样,即使不致被吞也因造成伤残而致难以饲养。故务应注意分门别类才可合装。

(6)装蛇的密度务应掌握,宜适当稀一点,如以长80 cm、宽50 em、高25 cm的蛇箱为例,装中等大小的蛇20条就够了。只有短途,才可适当多装5。10条。据蛇个儿的大小长,适当或减或增。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