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的温度和地域差异

蝮蛇也是典型的变温动物之一,温度是决定它们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地处温带、热带及亚热带,一年四季中其寒暑变化十分明显,故各地蝮蛇的活动也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差异。

1.适宜温度决定其活动

蝮蛇也是典型的变温动物之一,温度是决定它们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外界气温升高到28~29摄氏度时,它们常常会呈安然舒适状盘曲着一动不动,有时遇有轻微的骚扰反而把自己盘踞的更加紧致;而当温度高于30~32摄氏度或以上时即开始骚动不安,呼吸呈起伏加快的态势;如果继续高至33~36摄氏度时,发现有突然的窜动行为,眼观其呼吸更加的急促和不安;一旦持续高于38~40摄氏度或以上时,不多时便会大批量死亡。

我国地处温带、热带及亚热带,一年四季中其寒暑变化十分明显,故各地蝮蛇的活动也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差异。养殖中发现一天之内如果环境温度变化较大,蝮蛇的活动时间也表现出弹跳式的不同。天气较冷时,它们只在中午前后出窝活动;而外界气温一旦达到25~28摄氏度或以上时,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其活动较多;在气温超过30~32摄氏度时,则在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炎热的中午或午后却很少出来活动。因此,温度是决定蝮蛇活动的主要因素。

2.养殖中的南北差异

被人养殖在全国各地的蝮蛇,其活动季节在南北方是有明显地域差异的。处在南方地域的蝮蛇其活动期较长,一般从3月底~11月末,全年长达8个月之久,有些地方甚至还会更长。5~10月份是它们的活动高峰期,也是其交配、繁殖、觅食、蜆皮和增重的高峰期。而生长在东北三省的蝮蛇则冬眠期较长,一般从当年10月上旬开始进窝冬眠,到来年5月上旬才陆续出窝活动,整个冬眠期长达7个月左右。此外,北方蝮蛇冬眠期间的死亡率有时高达40%~45%,而生长在温暖南方大部分地区的蝮蛇,死亡率则会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蝮蛇的性成熟和其他蛇类相差无几,也是在其出生后的2~3年。一般雄性蝮蛇比雌性蝮蛇的性成熟期早,小型蝮蛇比大型蝮蛇的性成熟期早。

南方大部分地区的蝮蛇性成熟要较北方提早很多,而生活在更加寒冷地带的东北蝮蛇,其性成熟的时间还要继续延迟,而这就是养殖中最为明显的南北方差异。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