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的养殖技术

关于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的争议由来已久,由于这两种蛇的形态大小相近,其幼蛇的斑纹颜色也更是极为相近。眼观“人”字纹连接甚好的是赤峰锦蛇幼蛇,没有相连或“人”字斑纹小且不明显的才是棕黑锦蛇。

关于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的争议由来已久,由于这两种蛇的形态大小相近,其幼蛇的斑纹颜色也更是极为相近。尤其是刚刚出壳的两蛇幼体真的不好准确判断,仅从其头部后面的“人”字斑是否连接后端的白色纹尚可分辨。如果白色花纹长势杂乱或若隐若现的幼蛇,则在两可间直接归人“杂交后代蛇”之类。眼观“人”字纹连接甚好的是赤峰锦蛇幼蛇,没有相连或“人”字斑纹小且不明显的才是棕黑锦蛇。不过这种靠斑纹辨别的只能达到70%~80%的准确率,其他还待它们慢慢长大后才能彻底知晓。另外,加之它们的生活习性相差不大,野外蛇分布区域连接且有局部重叠现象,长期以来被认定是同一物种的两个亚种,所以学术上曾经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定是一种。不过蛇界泰斗赵老(赵尔宓)则坚持说它们是独立种,近年来也有人主张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物种。

其实,判断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独立关系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看两种蛇之间有无生殖隔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出现杂交体的“杂交后代蛇”。

至于人丁养蛇场所出现既不像赤峰锦蛇,也不像棕黑锦蛇的“两不像蛇”,无疑就是两蛇杂交后的“杂交后代蛇”。多年来我的蛇园里满地都是这样的杂交蛇,其自然长势和综合抗病害能力倒也叫人满意(图6-3)。我不是蛇类专家,有关具体命名或其他两蛇杂交后的诸多事宜,在这方面不是我主攻的目标和方向,但我有来自蛇园里亲手拍下、难以估量的众多“杂交后代蛇”照片为证,充分说明这两种蛇的自然杂交率还是相当高的。春末夏初时节,在我自己蛇园里会轻松而又欣喜地发现,这两种蛇多代混合交配的状况比比皆是,会随时映人我的眼帘。

因着自己养蛇20多年的便利条件,让我有幸每年都能接触到国内很多地方的养蛇人。每每聊及除两蛇杂交之外的分布话题,他们都有在本土发现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痕迹的经历,说明棕黑锦蛇并不是像学术论文中所说只是仅产在东北三省。这里首先说明一下,持有这番言论的不是初级阶段的普通蛇类爱好者,他们可都是与蛇打交道多年、地地道道的识蛇人或捕蛇人。正像有人所说那样,产在陕西、贵州、江西、河北、河南、四川、山东等地的棕黑锦蛇,其形态和颜色确实与东北产的棕黑锦蛇有一定差异,并且在数量上也少了许多。然而赤峰锦蛇在野外却存在较大的种群数量,可能这也是其被养蛇人所广泛养殖的主因吧。

有关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的养殖技术,这里将其合并为一个章节做专门的介绍,本来我也是将赤峰锦蛇和棕黑锦蛇混合养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上面与之(文献和论文)不同的弱弱声音,但甭管这声音发出的强弱与否,这两种蛇自然正常的杂交却是真实存在于我的蛇园,且“杂交后代蛇”也都生长得十分正常或令人满意。

上一篇:赤峰锦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