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四个阶段

野生蛇在其生命周期中,由于受天敌、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抗逆性较强。卵生是蛇直接将卵产出任由其自然孵化出幼蛇,有的则有护卵、孵卵的习性,待孵出幼蛇后便离开,如眼镜王蛇和蟒蛇等;而卵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输卵管下的“子宫”内,待胚胎取卵黄内的营养发育成幼蛇后直接产出仔蛇。

野生蛇在其生命周期中,由于受天敌、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抗逆性较强。不同的蛇类,其繁殖方式也不同,有的为卵生。有的为卵胎生。卵生是蛇直接将卵产出任由其自然孵化出幼蛇,有的则有护卵、孵卵的习性,待孵出幼蛇后便离开,如眼镜王蛇和蟒蛇等;而卵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输卵管下的“子宫”内,待胚胎取卵黄内的营养发育成幼蛇后直接产出仔蛇。不同种类的蛇其寿命的长短也不同,一般为2〜40年不等,如小型蛇的寿命在2〜5年,大型蛇寿命在10〜40年。通常人工饲养的蛇与野生蛇同处自然温度下,其个体生命周期相似,不同的是人工饲养沾蛇由于无天敌及充足且营养均衡的食物其寿命要比野生蛇稍长。

蛇属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个体生命周期中温度变化影响其生长发育。根据蛇在自然环境下随季节性气候变化所表现的不同生活形式,在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脱期、休眠期和复苏期四个不同的阶段。


—、生长期

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差较大,蛇的生长期也有所不同,如广西南宁在4月中、下旬便开始进食进入生长期;而杭州地区则晚至5月中、下旬才开始进人生长期。蛇在一年中的生长期为4〜6个月。其在出蛰后当温度逐渐升高时,消化能力也随气温的升高而不断增强,活动量也不断加大。这期间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较好时期,也是蛇最为活跃的时期,其产仔产卵和交配大都在此期间进行。特别是在9〜10月,是蛇整个生长期一年之中实际生长发育阶段。

二、填脱期

在9〜11月上旬,是蛇贮积营养的时候,此期间蛇食量大增,体内脂肪积累,贮存更多的营养以备冬眠期和复苏期内的营养消耗,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季,野生蛇在洞外捕食的时间也増多,故此阶段称为填脱期。

三、休眠期

蛇不但有冬眠期,还有夏眠期,因其本身没有汗腺,不能调节自身体温,其体温随栖息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炎热的7〜8月,由于持续的高温,蛇的摄食量要比6月低,甚至有的不摄食,也不蜆皮生长,而且还佘消瘦。11月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蛇的摄食量及活动量也慢慢减少,在进人冬眠前1周左右,蛇停止进食,其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降至最低,当寻找到适合的洞穴后便开始进人冬眠,这时的生长发育完全停止。

四、复苏期

从11月下旬至翌年3月,此期间处于冬眠状态的蛇开始逐渐苏醒出蛰,但不同地区的蛇其出蛰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进入3月以后,气温开始慢慢上升,但此阶段的温度忽高忽低不稳定,苏醒后的蛇消化能力差,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不大,一般在早上9点至下午4点,大多会到洞口晒太阳取暖。出蛰后的蛇有20多天不进食,只饮水,利用填脱期所贮积的营养物质和出蛰后的饮水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仍处于停止状态。

下一篇:蛇场址的选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