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寻蛇技巧

初学者可以先弄一两条大小不同的无毒蛇回来练习捕捉技术,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对蛇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可提髙拿蛇的胆量,且还可掌握捕蛇的要领和应变能力。野外捕蛇的较好季节为初春及晚秋,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蛇比较集中的时候,捕捉起来也方便。我们知道,去野外寻蛇捕蛇,不能漫无目的满山遍野地乱找,

捕蛇首先得克服对蛇的惧怕心理障碍,而且必须掌握有关知识及捕捉要领。初学者可以先弄一两条大小不同的无毒蛇回来练习捕捉技术,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对蛇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可提髙拿蛇的胆量,且还可掌握捕蛇的要领和应变能力。

一、野外捕蛇的较好季节

野外捕蛇的较好季节为初春及晚秋,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蛇比较集中的时候,捕捉起来也方便。而夏秋两季虽说也是蛇的活动期,但这两个时间段是蛇的活跃期,其活动性较大,且较分散,故较难捕捉。在清明、谷雨时蛇开始出蛰,其反应不灵活,动作也较缓慢,常在无大风有太阳的中午出洞边晒太阳,或是出洞找水喝,这时候在向阳有水的地方很容易捕捉到反应稍迟钝的蛇。在立冬前后,这时蛇进人洞穴开始冬眠或蜕皮或吃东西喝水,蜕皮时因耗养料太多而反击能力低或动作慢,这时也是捕捉的好时机。

另外,还要掌握蛇的活动规律,乌梢蛇眼镜王蛇眼镜蛇喜欢白天活动;赤链蛇、银环蛇、烙铁头、金环蛇等喜欢晚上活动;竹叶青、五步蛇等则喜欢阴雨天活动。如银环蛇在夏天晚上9点以后才到田边或是路边找食;乌梢蛇在立夏后则喜欢在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活动。只有掌握了蛇的活动规律,才能捕捉到想要的种类的蛇。

二、寻蛇方法

我们知道,去野外寻蛇捕蛇,不能漫无目的满山遍野地乱找,

首先得掌辑蛇的活动规律和栖息地,才能更好地寻找到蛇或其栖息的洞穴,并能准确地辨明洞内蛇的大小或是种类等情况,对捕捉时的防咬或收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蛇因四肢退化没有脚,不能像老鼠那样可以自己打洞栖息过冬^因此,蛇的栖息洞穴大多都是兽六、老鼠洞或是地窖、树洞、岩石土坎裂隙等地。如银环蛇、眼镜蛇等在洞大小不够时,卿会用躯干进行弯曲挤压和头拱等方法来适当加工,然后栖息于其中。经验丰富的捕蛇者可从草的生长姿势看出附近洞里是否有蛇。因为蛇在繁殖季节会在求偶和交配时在草地上盘卧较久,使得草有压倒的痕迹。还可从距洞几米外的粪便、蛇皮、鱗片等可判断出洞里住的是什么蛇及其大小、雌雄和数量等信息。

(5)洞口

一般兽穴、老鼠洞与蛇的洞口相比,远没有蛇的洞口光滑。这

是因为鼠类或是兽有爪子,其洞口因进出常留有毛、爪痕而显得粗糙不平。而蛇没四肢,其洞口因而也无爪痕,蛇在进出时,由于身体反复摩擦洞口和洞壁的缘由,其洞口就显得光滑且比鼠洞稍平整,有的洞口还能发现蛇脱落的鳞片。一般洞口有一层蜘蛛网的洞多数为荒废的老鼠洞,不会有蛇住在里面。不过可用手电筒照射或是用镜子利用太阳光的反射来查看洞里是否有蛇。

(6)蛇粪

通常雄蛇的粪便要比雌蛇较租糙,形状和鸡、鼠等的粪便差不多,但鸡、鼠粪便没腥味,而蛇粪则有一股特别的蛇腥气,且夹带着蓝、白或黄色的粉状物质。这种物质是随其粪便一起排出的蛇尿,是一种比尿素更难溶于水的含氮废物。这些粉状物质随排出时间的长短其颜色也有所不同,若粉状物质为黄色,其在刚排出干燥前,颜色为淡黄色,在干燥后为金黄色。一般蛇对鸟羽、鼠毛或是.蛇鱗难消化,以此也可以判断是什么蛇。另外,蛇粪的形状也是判别蛇种的要素之一。如银环蛇的粪便不完整,且粗糙,干后像石子样硬;金环蛇的粪便就很完整,不但细滑,而且杂质较少,干燥的用手捏还带有粉质;眼镜蛇的粪便不但杂质多,还不完整,而且粗

糙;滑鼠蛇的粪便则似鼠类,呈粒状泥白色;三索锦蛇的粪便则呈“之”形条状。

3.蛇皮

若是健康的蛇刚蜕下的皮,完整且柔软。不健康或是孕蛇蜕下的皮大多不完整或为一团。从皮上依稀可见的色斑、鳞痕的特点和蛇皮的厚薄可判别蛇的种类。从尾部的细粗、长短可判别雄雌蛇。通常背中间有一行扩大成六角形的鳞片,末端呈钝圆的为金环蛇;尾部尖细者则为银环蛇。而眼镜蛇的背中间无一行扩大成六角形的鱗片,且蜕下的皮颜色较深,其厚度也比金环蛇、银环蛇的皮厚,仔细看还能辨别出斑纹。

三、训犬带犬觅蛇

农村朋友通常把带犬觅蛇、兽等称之为“赶山”。而野外捕蛇,则需在寻得蛇后才谈得上捕捉。而狗的嗅觉细胞有2亿多个,远远多过人的嗅觉细胞,因此其嗅觉异常灵敏,加上善于奔跑,在野外往往人还没发现蛇的踪迹时狗早已发现。一般带训练过的狗“赶山”的收获率比不带的要高。

通常在挑选训练狗时,首先要选择健康、腿长善于奔跑、兴奋好动且运动灵活的狗来训练,但是有较好的猎犬更好。在训练狗前,要常把狗带在身边,让狗和主人建立感情并且熟悉且听从于主人发出的口令。在训练中要奖惩分明,做得好时,摸摸狗的头颈给点食物,不好时要呵斥,循序渐进地训练,以免增加难度过快狗接受不了而没兴趣或是闹情绪。

因蛇所到之处均会留下气味,而狗很易随其气味找到蛇的栖息处。因蛇的栖息处气味更浓,狗一般在找到后不走并不停地叫,如果在觅蛇或是与蛇对峙过程中,狗不动或是叫声低闷则表示不安,尾巴垂下则表示危险,尾巴夹起则说明害怕。

值得注意的是,在狗追上蛇的时候,要阻止狗向蛇扑咬,以防狗被有毒蛇伤害而死亡;若是蛇被狗咬伤,则难以养殖或降低经济价值。

四、诱蛇方法

:确定蛇在洞中,开挖洞捕蛇不但劳动强度大、耗財,而且容易破坏田基并影响农业生产。春、夏、秋季则可采用诱出或驱出法把蛇引出洞外再进行捕捉。但冬天时只有将洞挖开才成。

(1)蛇的驱诱

'(1)烟熏法先把蛇的洞口稍微弄大点,然后用就地捡的枯

枝、落叶、生草等在洞口点燃,同时用随身戴的帽子或大片植物叶把烟扇进洞里,如果旁边有烟冒出,则说明有支洞,要及时用泥土把支洞口封堵死,以防漏烟。在火燃烧旺盛的时候则要加少许生草,以获得更浓的烟。当洞中烟浓时即可熄火撤离燃烧材料,并迅速在燃烧灰的上面加一层土,以防蛇出来时被烫伤。当有新鲜空气进入洞时,蛇会突然冲出。也可在撤离燃烧材料时用网扣住洞口,蛇一出来即人网中。如果蛇出来又进去则可多熏几次,忍受不住的时候就会出来。灰鼠蛇除外。

(1)引诱法绝大多数蛇是靠嗅觉来捕食。洞里住的是什么蛇,一般从其洞外可获知。根据该蛇的习性可知其最爱吃的动物种类,取该活体动物或是加工过带血的动物置于洞内或是放在洞口,然后用空心的竹筒往洞内吹气,当蛇闻到动物的腥气便会激起食欲而出洞,若1〜2小时内不出洞,则可重复几次。另外,因具有颊窝的毒蛇有扑明火的习性,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等,在蛇的活动季节,可利用毒蛇的这一习性,夜间在其洞口生火或是放一弱光手电,也可将蛇引出洞。

(2)灌气法蛇对某些气体比较敏感,特别是汽油,闻之则逃。因此,可利用汽油味将蛇从洞中驱出。因大多数蛇借住于老鼠洞,洞内多有弯曲,故在使用灌气工具时以采用空心而弯曲自如的管子为好。管的外端与置于洞内的喷气装置相连通,当蛇难以忍受挥发性汽油时而被迫出洞,这时应不失时机地捕捉。

(3)灌水法若用以上方法引、驱蛇出洞时而没有抓住机会捕获,这时蛇发现有危险又逃回洞里,如果再用以上方法引、驱蛇就

没有用了,蛇则宁死洞中也不会再出来。特别是灰鼠蛇,宁愿被熏死也不出来。这时向洞内灌水,使蛇受淹而被迫出洞。这时的蛇经过前面的一番折腾,精力耗损很大,捕捉就容易多了。但这时还得注意防止蛇出洞时咬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引诱时,蛇出来发现情况不对又折返洞里,捕蛇者应迅速将其躯干后段部或是尾部抓住,这时蛇会处于紧张状态,蛇体则会紧抵着洞壁,如果捕蛇者用力硬拉的话,则会发生将蛇尾拉断而蛇逃人洞中的情况。因此,在拉的过程中猛然推送一下后紧接着迅速往回拉一下,或是就地捡小木棍戳其肛门处,然后趁势拉一把,这样可以把蛇拉出一段,反复几次可把整条蛇拉出洞外。因蛇的肛门对尖物刺激非常敏感,会使之方寸大乱。因此,若遇到有力的蛇缠手或是蟒蛇缠身或手时,用此方法也会有效果。

(11)捕蛇的要领

初学者可去购买或是用±具捕捉几条大小不一的滑鼠蛇、乌梢蛇或是温驯的翠青蛇来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对蛇的恐惧心理,还可以熟悉且掌握要领,等操作熟练后才能去捕捉有毒蛇。

可选地板光滑且面积较大的室内为练习场地,但门窗要紧闭,以防蛇外11。因在滑的地板上蛇的运动速度远没有在野外时敏捷和快,因此有助于新手练习,但同样可以达到练习效果。若人追不上时,用竹竿或木棍将蛇身挑起,可阻止蛇的逃逸。

开始练习时心理恐惧还未完全消除,可用竹竿或木棍练习,等到恐惧心理完全消除,可徒手捕捉,关键在于训练眼睛和手脚的紧密配合,以及动作的准和稳。要做到胆大心细,脚轻、眼尖、手快且准,切忌临阵畏缩和用力过猛。

当蛇向前快速爬行时,只要突然用脚用力地往地上猛蹬,蛇会因振动受惊而一下减慢速度或是突然停下愣住既而再向前爬行,这时要迅速地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蛇枕部的颈,立即踏住蛇尾,用力拉直蛇身,松动脊椎骨,使蛇暂时失去缠绕能力并处于半瘫痪状态。抓其颈部的力度适当宽松又不让蛇无法移动位置为好。

只要练习好了无毒蛇的捕捉,再去捕有毒蛇受伤的机会就小得多了,因为大多无毒蛇的动作都非常敏捷,而有毒蛇的动作则慢得多。

捕蛇的方法很多,有经验的捕蛇老手常采用抓尾或是手抓脚踩式的徒手捕捉法。但是万一碰上毒蛇容易发生危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刚学会的新手,千万不能徒手捕蛇。从人身安全考虑,不提倡徒手撖蛇法,应该使用:E具捕捉毒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