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及组分对机体出血作用

动物或人被响尾蛇或蝰蛇咬伤可以引起出血,出血的程度依蛇毒种类和剂量的不同而不同,轻者只引起伤口部位皮内或皮下出血;重者可造成伤口部位附近组织或肌肉大片出血,甚至可使内脏器官和脑组织等广泛出血。②出血毒素和神经毒素不同,它往往在引起出血的同时还能产生其他作用,如肌肉等组织坏死和水肿,这些作用干扰了对出血作用的观察。

动物或人被响尾蛇或蝰蛇咬伤可以引起出血,出血的程度依蛇毒种类和剂量的不同而不同,轻者只引起伤口部位皮内或皮下出血;重者可造成伤口部位附近组织或肌肉大片出血,甚至可使内脏器官和脑组织等广泛出血。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出血作用由蛇毒中的蛋白水解酶引起,因为能引起出血的两类蛇毒中都有很强的蛋白水解酶活性,而没有或很少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的眼镜蛇毒与海蛇毒基本上没有出血活性。随着分离技术的提高,人们才知道出血作用是蛇毒中出血毒素引起的,出血毒素虽然大部分有蛋白水解酶活性,但并不绝对和蛋白水解酶活性相关。有关出血毒素的分离、性质和作用以及底物特异性已在第十二章有关内容中作了说明,这一节主要讨论出血毒素引起的病理变化和可能的出血机制。有关出血机制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是蛇毒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①纯化出血毒素比较困难,起步晚,其中的原因已在出血毒素一节中作了介绍。由于这种原因,过去人们对出血作用的研究多用粗毒,这使许多问题变得十分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病理变化是由几种蛇毒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代表出血毒素的作用情况。②出血毒素和神经毒素不同,它往往在引起出血的同时还能产生其他作用,如肌肉等组织坏死和水肿,这些作用干扰了对出血作用的观察。③研究出血作用的方法不够完善。研究出血作用的方法不但确定较晚,而且定量测定准确程度不高。Kondo于1960年才初步确定了出血作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而对于神经毒素而言,测定其毒性性质和强弱的方法很早就已经建立,而且得到了不断的发展。④对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够。解决出血机制的问题首先要对它作用对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是必要的前提,但目前对这类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无疑大大妨碍了出血机制的研究。与之相反,在对神经毒素作用机制研究以前就已经知道了神经-肌肉传导的过程。⑤过去对出血作用的资料积累得较少。在发现蛇毒中的神经毒素之前,已经从自然界中发现了多种蛋白和非蛋白神经毒素,在神经毒素的作用机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或结果可以在研究蛇毒神经毒素作用时借鉴。对于出血毒素而言,过去很少发现其他来源的出血毒素,即使发现有部分其他来源的出血毒素,对它们的出血作用研究得也很少,因此在研究蛇毒出血毒素的出血作用时几乎是开创性的工作。

为了便于叙述和理解出血毒素的出血作用,先简要地说明一下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如图5-20-1所示,毛细血管只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的外壁是基底膜,内壁有一层叫内皮细胞内纤维蛋白的物质(简称EEFL)。20世纪初有人发现将内皮细胞连在一起的物质为有机钙盐,后来证明是钙蛋白。进而Copley(1983)提出细胞间的钙蛋白和内皮细胞内纤维蛋白是连续的,二者相同或相似。已经证明内皮细胞内纤维蛋白主要是纤维蛋白的钙盐,即Ca2+-纤维蛋白复合体。

绝大多数血管外都有基底膜,它们除含有其他物质外,都有不同形式的纤维蛋白,称为“Cementfibrin”,其中也有Ca2+-纤维蛋白复合体。内皮细胞内纤维蛋白的生成不受血流的干扰,这对于维持血管的状态有决定性意义。Copley曾指出,内皮细胞内纤维蛋白产生过量会导致血栓,如果生成不足,则产生出血现象。

上一篇:蛇毒,病理变化
下一篇:神经科疾患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