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养蛇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怖的动物,别说养了,怕是连看到都唯恐避之不及。可在山东青州,有一个女人从27岁就与蛇为伴,至今已有21年。她爱蛇、养蛇,赚钱后不但救了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还靠蛇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成了名人。积累的丰富的养蛇经验被著书立说,成了多家出版社争抢的香饽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怖的动物,别说养了,怕是连看到都唯恐避之不及。可在山东青州,有一个女人从27岁就与蛇为伴,至今已有21年。在她眼里,蛇是“世界上最美的动物”。她爱蛇、养蛇,赚钱后不但救了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还靠蛇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成了名人。积累的丰富的养蛇经验被著书立说,成了多家出版社争抢的香饽饽。2月21日,在位于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村的蛇蝎园里,记者对她进行了现场采访。她就是青州“女蛇王”——顾学玲。

探访蛇园她拎着蛇一点不怕

2月21日中午,在青州市益都街道小营村,记者见到了48岁的“女蛇王”顾学玲。看到记者到来,她匆匆结束了与亲戚朋友的聚会,带记者来到了蛇园。据她介绍,这个季节正是蛇的冬眠期,所以蛇的数量不多,仅有千余条,等蛇结束冬眠,进入繁殖期后,数量要达到数万条。

说话间,顾学玲接到了济宁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对方想向她学习养蛇技术。“养蛇不是人们想象的赚钱多、赚钱快,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你要做好思想准备。真要下定决心,我建议你‘五一’前后再来,我这里传授养蛇技术是免费的,学会了你想干这行可以从我这里买蛇,其他的是不收任何费用的。”顾学玲向对方解释说。

挂断电话,顾学玲带记者来到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见到了顾学玲的宝贝蛇。这些五颜六色的蛇正蜷缩在一个个镂空的网袋中,由于房间里的温度不是很低,处于冬眠期的蛇并没有完全进入睡眠状态,纷纷在袋中不时地游动。

顾学玲解开一个袋口,伸手取出一条一米多长的王锦蛇,这条蛇如水管粗细,腹部布满黄黑相间环形花纹,被她拎在手中不停地上下游动。顾学玲说,王锦蛇算是北方体型较大的蛇了,属无毒蛇,相比起她养过的一条重达18斤的,这条小多了。

由于害怕,记者一个劲地往后躲,生怕被蛇咬伤。顾学玲在一旁笑着说:“没事,别看它在动,其实这个时候的蛇很乖的,没有力气,几乎不会攻击人,不信你摸一下试试。”在她的鼓励下,记者鼓起勇气如蜻蜓点水般用手背触碰了一下蛇,一股凉意瞬间传遍了手臂,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头皮发麻。而在顾学玲眼里,这条看起来恐怖的蛇更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养蛇初衷赚钱救患病的儿子

顾学玲年轻时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父母很早就开始养鸡养鸭,虽没有发家致富,但日子过得还可以。“如果不是孩子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大笔的手术费,我到现在可能还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说。

1989年,顾学玲与丈夫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乖巧可爱的男孩,但孩子7个月时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的一番话让初为人母的顾学玲感觉天塌地陷,孩子的病必须在3岁前接受手术,否则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手术费需要三四万元。在那个年代,三四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面对不幸,顾学玲选择了坚强。她开始绞尽脑汁地寻找赚钱的门路,由于家里人对养殖有些经验,她将创业方向瞄向了养殖业。在对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养殖广告筛选中,一条养蛇信息让她眼前一亮。在顾学玲看来,北方人大都怕蛇,养蛇的很少,竞争对手就会少一些,收入应该会不错。

顾学玲的想法遭到了除奶奶之外的一家人的反对,奶奶给她打气:“要学你就去学吧,爸妈的思想工作算奶奶的,你出门后他们保管给你看好孩子,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有了奶奶这番话,顾学玲放心地踏上了拜师求技路。

为防止上当受骗,顾学玲拜访过很多养蛇师傅。顾学玲的第一个师傅是湖北人,当时师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养蛇技术传男不传女。没办法,顾学玲只好软磨硬泡,呆在师傅家的养殖园里帮忙,终于感动师傅把养蛇技术倾囊相授。

学技成功后的顾学玲倾尽随身带的3000元钱,从师傅那里购进了100余条小蛇,用一个木箱子装着从湖北辗转三四次客车回到了青州,从此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打拼成功成远近闻名“女蛇王”

在顾学玲的蛇蝎园里,养殖的蛇种类挺多,包括黑眉锦蛇、赤练蛇、王锦蛇等,以无毒蛇为主,但也有腹蛇等剧毒蛇。与无毒蛇相比,养毒蛇虽然利润高一些,但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顾学玲告诉记者,这二十多年来,她被蛇咬了不下几百次,好在都是被无毒蛇咬伤的,因为蛇是“净口”动物,被咬后过段时间伤口就会长好,而且不会留下疤痕。尽管如此,顾学玲还是提醒养蛇人,不管蛇是否有毒,养殖时“千小心万注意”是需要牢记心头的。

顾学玲说,现在养蛇主要有四种用途:食用、药用、观赏、放生。前三种途径卖出的蛇,价格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而对于环保组织或人士购买后放生的蛇,她会将价格降到最低。

顾学玲告诉记者,一条蛇在野外一年可以吃掉上百只老鼠,蛇多了,有助于抑制鼠害,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很好的作用。因此,顾学玲每年会组织多次放生活动。虽然“放生蛇”吃掉了顾学玲一笔不小利润,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甚至打算逐年增加放生蛇的数量。

行成于思,顾学玲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有二十多年养蛇经验的她,闲暇时总喜欢把养蛇的心得体会认真思考总结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蛇王”。

近几年来,跑来向她学习养蛇技术的人数不胜数。“一不小心,自己倒成了养蛇师傅。”顾学玲说,由于北方人大都怕蛇,再加上蛇在北方养殖生长得慢,所以前来求教的基本都是见蛇习以为常的南方人。当记者问起,是不是因为南方人觉得怕蛇的北方人都能将蛇养的这样好,所以前来学习时,年近50岁的顾学玲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养蛇经验出六本书第七本又在筹备中

自1994年建了第一个养蛇厂后,顾学玲养蛇经验的“豆腐块”便不间断地见诸于报纸和杂志。她将养蛇的成与败、得与失,真实而笨拙地记录了下来。这些“豆腐块”发表后,在为她赚取稿费的同时,也让大家知晓了青州养蛇人,更为以后她所养蛇的销路打下了基础。现在每每想起当初写作的决定,顾学玲觉着这一步棋没有走错。天道酬勤,时至今日,顾学玲已经出版了六本养蛇著作,现在正在筹备着第七本。

凭借着多年的养蛇经验和平时积累的诸多养蛇文稿“家底”,再加上出版社的大力帮扶,忙里偷闲中,顾学玲在养蛇后的第6个年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养蛇“处女作”——《蛇养殖与蛇产品加工》。此后,她的创作灵感一发不可收拾。养蛇之余,写养蛇书成了顾学玲较好的消遣方式,当然让她最累的也是写书,最不乐意做的事儿还是写书。但就这样边养边写,边写边养,20多来,已经有《蛇养殖与蛇产品加工》、《科学养蛇问答》、《蛇养殖技术》、《蛇类无公害综合养殖新技术》等六部作品问世。

去年年底,顾学玲又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电话,对方邀请她再写一本养蛇的书。原以为今后没人再请她写养蛇方面的书了,便有了“金盆洗手”的想法,想把有限的精力写好属于自己的“电子书”,但接完出版社的电话后她的思想又活络了。

为避免有闭门造车、空洞之嫌,顾学玲打算在第七本书中增加养蛇过程中诸多自己尚没有经历的细节,希望有识之士或对养蛇有实际经验者的同行老师能够与她一起共同创作,从而增加书籍和知识的可读性。

除了少数的知名作家,出版此类书籍一般要作者自掏腰包,并且还要承担一定数量的销售任务,可顾学玲只要写好文稿交给出版社后,任务就圆满完成了。一不同的是,她从来不要稿费,而是把稿费一律换成书。这些书到了她的手里后,就会以顾学玲自己的方式“卖”出去,有人来请教养蛇技术,她就送给对方自己出的书,让对方在家也有“老师”。每次稿费换来的书都不够“卖”的,顾学玲还要自掏腰包补充几百册。

“我的蛇园我做主”幻想自己也能变成蛇

采访快要结束时,兴致颇高的顾学玲和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蛇园我做主。”

顾学玲解释说,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是因为当年看完电视剧《我的青春我做主》后,她的心里一下子就酝酿出了“我的蛇园我做主”的念头。蛇园这一方小小的乐土给了顾学玲许多“自我自在自然”的美好感受,让她在劳作中品尝到了另一番别人体味不到的乐趣。

记者问起她儿子的情况,顾学玲说,儿子的病早好了,如今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而她和丈夫,一人养蛇一人养牛,各司其职,既忙忙碌碌又其乐融融。

顾学玲说,有时梦想自己变成一条蛇也很不错,生活在与世无争的大山森林里,畅游在桃花源般的荒郊野外,把身体养的肥肥的、壮壮的,每年繁育上十几个蛇子蛇孙。每当想到这些,她就会开心地笑许久:“原来蛇的一生如此美好,难怪蛇界家族如此众多,又如此生生不息、生机盎然,叫人好生向往!”

上一篇:生态养蛇场
下一篇:养蛇女还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