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蛇饲料的经验推广

研究经济蛇类食物链的组成及其量的调节,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都需要摄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移动,是在食物链上逐级传送的。

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人工训练下,蛇类的食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通过改变其食性可以扩大其食物范围,开辟饲料来源,促进蛇更好地生长发育。根据野生蛇类在食性上的特异性和相对性,在人工养殖时应以蛇营养的基本要求来考虑其饲料组成、配比,并根据其摄食方式研究饲料的加工形式和饲喂方法,在饲养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改进,从而获得较好的饲料组合。

地球上的能源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而储存于体内,植物可以被草食动物所食用,草食动物又可被肉食动物所食用,于是基于营养的关系而将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联系起来,形成链索状关系,称为“食物链”。研究经济蛇类食物链的组成及其量的调节,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如对经济蛇类的种群保护和复壮,必须了解该蛇的生存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的关系、蛇在食物链上的前一环节(食物)和后一环节(天敌)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才能知道所要保护的蛇类的种群是将要得到发展还是走向灭绝。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都需要摄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移动,是在食物链上逐级传送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也叫做“营养层次”。在各营养级(营养层次)上,第一营养级的数和量较大,生产量较大,生产率较高,之后依次递减,形成了各营养级之间的塔形关系,称为“食物塔”。各塔级之问的数量比例关系大体为10:1,即生态学上著名的“数量金字塔定律”。从我国经济蛇类养殖业现有水平的实际情况看,上述几个概念,在实际饲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概念可以引导我们去研究经济蛇类所在的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上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数量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在对经济蛇类种群保护和发展上如何有效地施加影响,在人工饲养上指导我们有计划地准备饲料种类和数量,消除敌害,科学地安排蛇群的性别和年龄比例,并分群饲养,使经济蛇类产品生产量稳定地增长,以最小的饲养成本换取较大的生产价值。

下一篇:养蛇的食性调查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