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蛇方式-露天散放养蛇

1.拟态蛇园圈养蛇类人工养蛇应模拟蛇在F1然界野生生活栖息环境建造拟态蛇园,使蛇在园中活动觅食、繁玳、栅息和冬眠等。拟态蛇园适用于大规模放养蛇类。为了充分发掘蛇园的生产潜力,还可以作为种蛇培训基地,100~150米。的成蛇园可放养成蛇50~80条,可进行集约化、工厂化养殖。

1.拟态蛇园圈养蛇类人工养蛇应模拟蛇在F1然界野生生活栖息环境建造拟态蛇园,使蛇在园中活动觅食、繁玳、栅息和冬眠等。拟态蛇园适用于大规模放养蛇类。拟态蛇州址以蛇为优势种的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从野外引捕种蛇在园内放养,使野生蛇很快能适应其生活条件,有利于蛇的生存和繁殖。为了充分发掘蛇园的生产潜力,还可以作为种蛇培训基地,100~150米。的成蛇园可放养成蛇50~80条,可进行集约化、工厂化养殖。

蛇同应根据蛇的生活习性和养蛇规模来规划。园址应选择背风向阳,有树林、有草地、有水而僻静的丘陵向阳山坡处。蛇同的面积大小,应视养蛇的规模而定。蛇园围墙要求用牢固严实的砖和水泥砌成,高2米以上,内壁用水泥抹光:墙基深l~1.5米,用水泥灌筑而成,在排水孔处安置金属筛网。还应建造模拟蛇的生活环境的蛇房(蛇窝),蛇房应选建在坐北朝南、地势较高的地上,圆拱状,坟形,每间长约2米、宽l米,高1.2米,三面堆土。也可建成半窖洞式或地下式。蛇房内可设置一定数量的蛇窝,也可搭起竹床,上面覆盖竹席或用木板叠架有空隙,可供蛇隐身或栖息。蛇房内设有孔道与蛇园相通,蛇园的绝大部分

面积是蛇的活动区,在此区域内要有石块砌成有洞穴的假山,以供蛇在洞穴内栖息。并建造一个水池、水沟和饲料池,水池中水供蛇洗浴和饮用。园内蛇活动的地面种植一些果树和杂草,供蛇隐身、洗浴、觅食和蜕皮用。蛇园的门较好设在东墙中部,高出地面0.7米,内外均有台阶上下,但内台阶要求离墙O.6米左右,以防开门时蛇的外逃,饲养管理人员在投食或打扫卫生时应防蛇伤。此外,在蛇园区内还可饲养青蛙、中国林蛙、蟾蜍等供蛇捕食,形成以养蛇为主的人工生态体系。

2·家繁外养种蛇人工繁殖幼蛇,待幼蛇生长到能独立生活之后,再放到野外环境中,让其自由采食,待其生长发育成为商品蛇时,再捕捉收集,加工成为蛇产品。这种“家繁外养型养浦结合,半散养型”的养蛇方法可充分发掘蛇园的生产潜力,进而获得更多的商品蛇,增加经济效益。像这种蛇园养蛇方式,是人造的自然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蛇的生活习性,蛇园内不宜混养多种蛇类,以防互相咬食。引种蛇时,既可从其他养蛇场选购蛇种,可捕捉青壮龄、健康无病、大小相近的野牛幼蛇种,经过驯化后投放到蛇园中放养。交配季节要注意雌雄蛇的搭配比例(1:40),交配季节过后,要将雄、雌蛇分开饲养,以防雌蛇被雄蛇吃掉。此外,蛇园内应注意防止蛇的天敌如猫头鹰等猛禽的食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海岛全散养蛇类利用无人居住的海岛封闭式人工散养蝮蛇。下园山岛是亚热带海洋气候,由于海岛季风大,自然植物普遍较矮。海岛内自然条件与蝮蛇生态行为一致。海岛散养蝮蛇不但能以海水作隔离屏障,蛇无逃失,而且蛇处于野生条件下,气候适宜,食物丰富,利于生长和繁殖,敌害较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蝮蛇在放养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蝮蛇每年5月初出蛰后身体虚弱,需大量养料补充身体;11月份入蛰前要蓄积养分,以备冬眠,需在岛上放养动物补饲,以满足蛇体在这两个捕食高峰期的采食需求。海岛上的淡水资源缺乏,需人工挖一些浅积水池以满足蝮蛇的饮水和洗浴的需要,此外还可防止鹰、獠、刺猬等多种敌害,减少损失。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