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的骨骼

蛇类的骨骼仅有主轴骨。因无四肢,故无肢骨。头骨包括保护和支持脑、视觉、嗅觉、听觉等器官的颅骨和保护并支持消化管的咽骨两部分组成。颅骨位于咽骨的背侧,由许多骨块围成脑腔,脑即位于其中。咽骨位于颅骨的腹面,构成舌器及喉头骨骼。

蛇类的骨骼仅有主轴骨。因无四肢,故无肢骨。主轴骨由头骨、脊柱和肋骨(无胸骨)组成。

(一)头骨

1.头骨的构造

头骨包括保护和支持脑、视觉、嗅觉、听觉等器官的颅骨和保护并支持消化管的咽骨两部分组成。颅骨位于咽骨的背侧,由许多骨块围成脑腔,脑即位于其中。颅骨后中央有枕骨大孔,为颅腔与椎管相通之处。咽骨位于颅骨的腹面,构成舌器及喉头骨骼。

蛇类的头骨结构复杂,其组成有:①鼻骨l对;②上颌隔骨l对;③犁骨l对;④前上颌骨l对;⑤额骨;⑥前额骨;⑦后额骨;⑧前耳骨1对;⑨上枕骨1对;⑩外枕骨1对;⑩听小骨1对;⑩顶骨l块;⑩基蝶骨1块;⑩基枕骨l块;⑩上颌骨l对;⑩腭骨l对;⑩翼骨1对;⑩鳞骨1对;⑩方骨l对;④横骨l对;⑨齿骨1对;②上隅骨1对;③隅骨1对;@夹板骨1对;⑤舌软骨l块。详见图14—7至图14—12,表14—2。

图14-7头骨腹面观(剪去齿骨间韧带)

图14-8头骨背面观(剪去齿骨间韧带)

图14-9头骨侧面观

图14-11下颌骨内侧面观

图14—12中国水蛇头部各骨图解(何海晏等,1997)


A.背面观B.腹面观c.侧面观D.去掉外枕骨及基枕骨之后的脑颅后面观,示脑腔与内耳腔E.鼻腔诸骨a.内耳腔;b.脑腔;c.卵圆窗;各骨块编号与正文编号一致,如本图中l即第272页正文中①;短箭头指标前后方向(A、B、C及下颌右内侧面均×1.其余×2)

表14—2头骨一览表

2.骨的连接方式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骨连接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缝连接。骨的连接边缘平直,如额骨与顶骨、前额骨与额骨的连接。

(2)鳞缝连接。骨的连接边缘如刀削,并且一骨遮盖于另一骨之上,如基枕骨与基蝶骨的连接。

(3)筋膜连接。骨的连接不紧密,借筋膜连接两骨,如前额骨与鼻骨、左右齿骨之间的连接。

(4)关节。关节亦称间接骨连接。相连的两块骨,一块突出成关节突,另一块凹人成关节窝,两者连合成可动关节,如上隅骨与方骨之间的连接。关节在肌肉的牵引下可增大活动范围。蛇之所以能吞食比自身大的猎物(如鸟等)主要与此关节有关。

(二)脊柱

脊柱由数百枚椎骨构成。可分为寰椎、枢椎、躯干椎和尾椎四部分。蛇的脊柱骨(图14一13)数目较多,多者可达500块。

图14-13蛇全身骨骼

(1) 躯干椎和尾前部几块椎骨的构造基本相似(图14一14至图14—16)。每一块椎骨包括椎体、椎弓、椎管、棘突和关节突等几部分。

图14-15躯干椎后面观


图14_16躯干椎侧面观

(2) 寰椎(图14—17至图14一19)。寰椎是蛇的第一颈椎,该椎在构造上与躯干椎不完全一样。该椎前后的厚度较其他椎骨薄些,且无关节突,无椎孔两侧的椎弓突,无横突,也无椎体。在相当躯干椎椎体的位置,椎体已成为一个圆洞,并与枢椎的齿状突相衔接;棘突短小仅成一短小的突起。椎骨后方与其他躯干椎一样,有后关节突,椎弓窝、椎管明显。

图14-17寰椎前面观

图14-20枢椎前面观

图14-21枢椎后面观

图14-18寰椎后面观

图14-19寰椎侧面观

(3)枢椎(图14—20至图14—22)。枢椎是蛇的第二颈椎。椎体的前端形成齿状突伸入寰椎的圆洞内,两者相互构成关节,并可使头部做旋转运动。椎体后方向后突出,与其后椎骨的前凹椎体相衔接。前关节突不如其他躯干部椎体明显,有椎弓突。后关节突很发达,椎弓窝也明显,有横突,与肋骨头相连,棘突与躯干椎一样成扁平扇形。

图14-22枢椎侧面观


(3) 尾椎(图14—23至图14—26)。尾部最前端的5—6块尾椎骨在构造上与躯干椎一样,其他尾椎骨的构造虽基本相似,但它的横突与肋骨连合成较长的横突;椎体下突为两个并排的脉突memapophysis)所代替。

图14-25尾椎侧面观图14—26尾部前端的尾椎与肋骨


(三)肋骨

除寰椎外,躯干椎椎骨上都附有发达的单头肋骨。肋骨的远端借韧带同腹鳞相连并借以完成特殊的运动(图14—27)。

图14—27躯干椎与肋骨


上一篇:蛇类的肌肉
下一篇:蛇的皮肤颜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