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玉老师是我在钓鱼台中学念书时的班主任,是我的数学老师;按家族辈分算,大我两个辈份,又同住一个村庄。一直是我最敬重又畏惧的严师益友!
一
我习惯称呼他方玉老师。
但不幸的是,方玉老师却在年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还没到退休的年龄,正是植桃播李的最佳季节,还是广福中学的负责人,家中还有正在上大学的独子,可是在无情的病魔折磨下,他还是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给他无限牵挂和羁绊的人世间难舍的一切。
昨天是教师节,距方玉老师离开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我却始终对他过早的离世而痛楚不减。他是一位优秀的师长,是一位善教的数学老师,更是一位对学生晚辈寄予无私关怀的长者和仁者。
初识方玉老师,正是懵懂无知青春活力的无知少年,也是我从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我毕业的学校叫上马小学,考取的初中叫钓鱼台中学,两者之间隔着波光粼粼、浩远深邃的钓鱼台水库,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小木船。那时候家里非常穷,父母守着那几分贫瘠的田地,一年辛苦忙碌下来,连一家人吃饭的温饱都不能解决,生活异常拮据,每学期读书学费都难以凑齐。祖父是一名在当地具有较老资历的退休老师,他担负起了我的学费,在1950年便参加了工作,因而教育线上认识他的人颇多,因而很早就认识了方玉老师。
那时候的钓鱼台中学教学成绩斐然,其前身本是名噪一时的陈汉高中,后来裁撤高中改为初中,许多优秀的教师被留了下来,因而教学质量非常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农村学校!钓鱼台中学三面环水,湖光潋滟,风景迤逦秀美,绿树苍翠、禾苗茵茵,基本与世隔绝,是一个极佳的做学问、学知识的场所。当时有9个教学班,其中初一有三个班,方玉老师那一年刚从钓鱼台辅导小学调进来,是一班的班主任,所以我便成了他的学生。
二
怀着忐忑不安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升入初中后,方玉老师严厉的雷霆般治学治教的手段,让我们尚未褪去稚气的天真、调皮的野性的一班农村少年,从此胆战心惊地开始了三年地狱般的魔鬼生活。
那时候,方玉老师也才二十五六,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尚没有成家。这是人生最美丽的芳华绽放阶段,本该给我们以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原生态面貌,可他却“残酷”地镇压了我们一切懵懂无知的躁动。他特别爱打人!
印象中方玉老师总带着一副咖色近视眼镜,爱穿一套蓝面白纹的运动服,行走快捷而又无声。他的宿舍(又兼办公室)紧挨着我们的教室,会在任何时候从你防不胜防的角度窥视教室中发生的一切。他有一只又长又厚泛着油光的竹制教鞭,极具威慑力,这教鞭向来被我们视作圣物,总是虎视眈眈地雄踞在最威严的那一方三尺讲台,是全班同学望之色变的利器。
我从小接受的是祖父私塾式的教育,读的多是四书五经,其实对数学并不特别感兴趣,但自从方玉老师教数学后,在强大的高业态势下,竟也逐渐迷上了数学与几何。三年如一日,只要是正常的教学日,全班同学必须早上6点之前赶到教室早读,必须中午1:30之前赶到教室自习,到了晚上,都是点着煤油灯挑灯夜读,直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更晚,方玉老师总是陪着我们,守在我们身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那时候的农村教学环境异常艰苦,教学条件异常简陋,没有印刷机,没有复印机,没有a4纸,甚至连课外辅导教材都没有,所有的老师,只能在钢板上手工刻出蜡纸,再把极薄的白纸裁成一张张试卷大小,然后用油墨机一张张印刷出来,发给大家做考试用。每一次制作试卷,可谓异常不易,但方玉老师为了不断巩固提升大家的数学几何成绩,总是没日没夜地在宿舍里给大家刻制试卷,有时候为了赶追教学进度,甚至通宵达旦,以至于经常有试卷才刚刚从印刷机下来,连油墨都没干透便立即分发到大家手中的情形……
时至今日,我仍然十分熟悉的回忆起那种特异的油墨味。
三
方玉老师对每名学生的成绩都异常重视,凡是在考试中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或是没有达到事先规定的分数线,重则罚跪鞭笞,轻则罚站。因而,每次考试都是我们的噩梦,幸亏后来重压之下,我的数学几何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但低于80分的时候也很寥寥了,所以也就免去了不少皮肉之苦,心里竟渐渐的放松了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方玉老师对代数几何的每个定理、推理、概念都极为重视,要求全班同学务必烂熟于心,且在每次新的课程之前,都要抽那么3到5人公开背诵,稍有不畅顺者,必定教鞭伺候——打手心。因为自恃记忆力尚可的缘故,且每次抽到我的时候都能滚瓜烂熟背诵出来,渐渐地,方玉老师也了解了我记忆力的火候,便很少再抽背我,竟然给我封了个职务——历史课代表,这是我初中时期唯一被授予的“官职”。时间久了,由此我竟有些马虎大意,居然逐渐地很少背诵那些公式定理,终于兵败麦城,第一次尝到了教鞭的滋味。
记得那是初二的时候,当时已是三九隆冬季节,屋外早是滴水成冰的火候,许多同学手指和关节都被冻裂化脓。那个时候绝大部分同学家里都很穷,不能提供像样的被子到学校读书,棉被多是又旧又薄又破,基本没有什么保暖性可言。而学校想提供的多是老式木制的上下床铺,一条条被剖成宽窄相等的竹片当作床垫,便是托起棉被的用处。而当时普遍的情形是,两个人搭伙组成一床,一床被子便当作垫被,另一人的被子便被用来盖身子,这样的状况,春夏秋季节还可以对付,可到了寒冷的冬天,因环境卫生状况差,而住的学生少则也有上百,男生又没有晒被子的习惯,所以竹片返潮特别厉害,总是湿漉漉的布满着许多黑色的霉点,而被子却过于单薄,硌得人浑身发疼,又冷又湿的被子使人如同置身冰窖。通晚到天明,手脚都是冰凉凉,自然难以睡得安稳。
有次晨读,正乏困的我,恍惚之中被方玉老师突然叫起来背诵一个概念,结果我支支吾吾无法应对,于是在严寒刺骨的隆冬的早上,我被用教鞭狠狠抽了三下,手心火辣辣的疼痛,比被高温炽热的油灼伤还要难受,手掌倏忽间便足足肿了两三厘米……
也正是这次教训,使我明白了一个至今仍在遵循的道理:永远不要轻视自以为很容易办成的事情,做任何事情要尽可能把问题想到最坏的结果。
时至今日,这个教训仍让我受益良多。
四
读高中上大学后,很少与方玉老师联系了。再见他时我已经在县里某省重点高中当语文老师,也成了千百万教书育人教师中的一员,既继承了祖父的衣钵,又与方玉老师成了同行。而那个时候,他已经是陈汉广福中学的校长了,至于钓鱼台中学为什么裁撤,我并不知晓其中的原因,但有一点却异常鲜明,那就是在方玉老师严谨科学的治理下,广福中学被塑造成为了一张靓丽无比的知名乡村教育名片。
因此,方玉老师受到了普遍的社会赞誉。
他得知我成了一名高中老师,颇为欣慰,师生聚首回顾初中菁菁校园的点点滴滴,他慨然大笑,以前严肃令人惧怕的表情丝毫不见了,给人的只有慈祥无比的温暖。此刻此时,就在我写这段文字时,当日方玉老师爽朗的笑声、喜悦的容颜犹在眼前回荡,令人唏嘘。
然而,广福中学虽然距我家并不是太远,但我却很少光顾,也并没有专门去拜访方玉老师。后来有几位初中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该校,于是才去了那么三五次,也就多见了方玉老师几回。
每次见到我,方玉老师都特别热情,给我倒水、递烟,详细询问我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情况,我们每次聊得时间都不长,多半是闲聊当年钓鱼台中学的点点滴滴,诸如某某同学现在在哪里工作,某某同学最近做生意很成功,某某同学最近又添了丁口。对他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他对每个人的信息记得都是那么详细准确,言谈之间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时不时就不经意间流淌出来,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都感到自豪,为每一个学生的困难处境都充满着绵绵不尽的焦虑……
有一年正月,那时我已调到外地工作,在走访亲戚时,在县城黎河公园附近偶遇了方玉老师的侄子,得知他正要去方玉老师家里,于是我便买了两瓶再普通不过的酒,央求他的侄子带着我去拜访了他。那是我第一次去拜访了他,也是我唯一一次正式去拜访方玉老师,如今想来惭愧不已,自责不已。
等到知道方玉老师患上了癌症的消息,我深感愕然,仿佛中才明白了,方玉老师长期以来清癯消瘦所蕴藏的危机,于这样一位德艺双馨、桃李满天下的老师,真的太过残酷。后来初中同学中有人建了一个微信群,我也才较为及时地了解了老师的病情,知道他先后去过上海、合肥等地治疗,并且听说疗效还不错,我听了非常开心,总觉得“天佑善人”。
然而,就在去年腊月的时候,我在群里知道了先生逝世的噩耗。
我现在也无法用词语形容当时的心情,只觉得浑身尽是悲痛的细胞。我远在千里之外,无法亲赴方玉老师的灵前祭奠,受疫情影响也不能不能送他最后一程,这是我至今都无法名状的哀伤。
先生此去,万事皆空缈。或许,我不是先生培养最出色的那一类学生,但方玉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永远不会淡忘,永远不会褪色,他是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是值得我学习敬重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初中班主任——朱方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