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中的熊猫血!凌晨,这个科室为刚出生的宝宝全身大换血……

10月12日下午3点左右

宝应县人民医院联系我院

一个刚出生10小时重度黄疸的宝宝

需要转运

紧急转运

我院儿科主任舒桂华立即安排吕媛医生及高年资主管护师踪静婷一起前往目的地转运,同时安排科里相关人员并联系输血科做好换血等准备工作。

宝宝已经变成了“黄金宝宝”

据了解,这个小宝宝是第三胎39周足月儿,在宝应当地医院出生,体重3.7kg,生后即开始全身出现黄疸,后转至宝应县人民医院,胆红素仍在快速上升,到19点12分接到新生儿科时,宝宝已经变成了“黄金宝宝”,生后才14小时,胆红素竟高达335.5umol/L,同时还伴有吃奶少、惊跳,胆红素这么高,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对孩子的智力和今后生活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启动紧急救治!

舒桂华主任、刘艳林护士长立即组织医护紧急救治队伍并制定详细的救治方案。救治人员短时间内从家顾不上晚餐分别赶至科室,一边给患儿输注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强光照射治疗,一边加急完善相关检查,在输血科的支持下,短时间内溶血病筛查结果显示均阳性,病情危重,急需换血治疗,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当机立断决定为患儿实施换血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一经确定,一场紧急会战拉开了序幕!

然而

这时候

紧急状况又出现了

原来这个小宝宝

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

宝宝肯定是溶血病,但是母亲为B型血RhD阳性,肯定不存在ABO溶血,也不是RhD溶血,那是哪一种稀有血型引起的溶血呢,什么样的血可以给患儿救命呢?一边给宝宝输注丙种球蛋白封闭抗体,一边再次联系输血科鉴定患儿及其母亲血型,在输血科密切配合下,最终明确宝宝血型是B型血Rhc 阳性、RhE阳性,其母亲血型为Rhc 阴性、RhE 阴性。我们都知道RhD阴性血被称为熊猫血,而这位母亲Rh血型中的亚型竟有两种均呈阴性,可谓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是特殊型新生儿RH溶血症,这在我院新生儿科换血病例中甚至扬州市都很少见。

通过输血科值班人员耐心比对筛选等,最终确定了供血血源,幸运的是小宝宝配血成功啦!

“救命血”以最短的时间送到病房

护士组迅速行动静脉置管

为换血治疗做好血管通路保障

紧张有序的换血过程

13号凌晨1点49分,换血正式开始,在换血的过程中,由舒桂华主任和刘艳林护士长带领的救治小组医护人员齐齐上阵,孩子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随时调整进血和出血的速度,一分一秒不敢懈怠,确保换血过程中孩子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直至凌晨3点多,历经2个多小时,小宝全身的血终于全部“交替”了二遍,共换血600毫升,黄疸明显消退,但是小宝又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只有12×10^9/L,儿科医护人员紧急联系输血科为患儿输注血小板等治疗。宝宝体内胆红素的含量由入院时的335.5umol/L降到了205umol/L,血小板也恢复了正常。

在舒桂华主任、朱玲玲主任指导下,刘艳林护士长和吕媛、王艳值班医生、顾娟主管护师等共同参与下,医护同心顺利完成了这例重症稀有血型溶血的新生儿换血。

小宝终于转危为安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与死神的较量终于结束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科普时间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一个常见症状,大部分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但少数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则必须换血。通过换血,可换出血清中的游离胆红素、抗体及毒素,从而迅速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减少游离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害。新生儿换血术是我院儿科常规开展的一项针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式,对此例危重稀有血型溶血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短时间内诊断、配置血源及完成换血,是我院儿科作为新生儿省级危急症救治中心救治能力的一个展示,也是多学科强强联合表现。

END

来源:儿科

编辑:蒋潇潇

审核:汤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