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两大重磅政策落地!涉及教育和房地产

昨天(8月16日),天津高考新政落地,自2022年开始本市高考报名条件由单一的“户籍”调整为“户籍+学籍”,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天津3年高中阶段学籍并完成实际就读要求。

不在天津上学、纯去天津高考的途径,彻底堵住。

这一刻,天津本地家庭,欢欣鼓舞。

几家欢喜几家愁。

天津本地家庭,没有了外地考生的加入和竞争,幸福感大增。

外地高考家庭,上不了天津高考的列车,只能重回本地挤万人独木桥。

根据天津新政来划重点:

1、未来3年想去天津参加高考,今年必须去天津上高中;

2、再往后,所有想在天津参加高考的,必须要在天津完整的读完高中,有三年或以上的高中学籍才可以报名;

3、没有天津高中学籍,对不起,不能在天津报名,须在当地高考完再等三年才可以。

对比天津,北京的教师轮岗同样是釜底抽薪

8月17日,北京市教委、人力社保局等单位共同举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重点落实“双减”文件中的关键举措和改革突破,其中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是:

更多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的流动。

教师轮岗则更直接地均衡各学校的师资力量。一所名校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老师,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教学水平的均衡化会大大推进。

日本、韩国都执行教师轮岗制度(日本教师每6年换一个学校,韩国每2至4年轮换一次),才没有出现中国这般过度炒作学区房的现象。

但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目前看来,这个工作推行难度极大。

对于教师而言,虽然交流轮岗与薪资福利、职称评定等相挂钩,但考虑到未来长远的职业发展及规划,又会有所顾虑;

而对于部分高校而言,又不愿大量优秀教师进行轮岗,往往只会调动少部分教师进行轮岗,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同时,由于轮岗时限较短,往往刚一过了磨合期,就要回到原校,与实际教学规律也并不符合。

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交流轮岗也很难产生显著的效果。

深圳高烧不退的学区房也被浇了一盆冷水。

7月30日,被称为深圳社会建设领域“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

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所谓大学区,即将住房周边学校所在的范围组合成一个大的学区。在大学区内,由电脑派发学位,实行相对就近入学,从而实现学区内的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和均衡。

这一政策和北京的“多校划片”类似。

由于涉及教育和房地产两个行业,学区房制度改革备受关注。

从教育的角度看,如何破解择校热,实现教育资源均衡,是义务教育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给学位房降温,坚持“房住不炒”,则是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调控多达352次。从单月来看,7月房地产调控政策井喷,自上而下密集的调控政策多达66次。

整体来看,不论是学区房改革还是教师轮岗制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区房溢价严重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均为“就近入学”政策。由于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名校资源稀缺,与名校相匹配的学区房价格自然会上涨,这也是学区房热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学区房价格相较周围小区,溢价普遍在20%以上。而至于部分名校的学区房,溢价更是超过了50%。动辄十几数十万一平的价格,显然早已超出了其实际价值,也早已超过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最终,这些溢价过高的学区房,沦为了资本赚钱的工具。

从目前改革的力度来看,未来教育行业将会迎来历史性的巨变。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引发的社会公平性、妨碍生育等问题,或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今年4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次会议之后,北京、上海等十几座城市频频出手,重拳整治学区房乱象。

不要低估政策的决心。

综合来源 | 大胡子说房、楼市毒舌、民生周刊、商媒体

标签: 教育 天津 高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