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黑水国遗址:被生态巨变掩埋的丝路古城

张掖黑水国遗址:

被黄沙湮没的丝绸古道传奇

张掖市区西面十几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被黄沙掩埋了十几个世纪的城市。它就是黑水国遗址。这是一个充满无数遐想,让人留恋的地方。每一个到过黑水国遗址的人,只知道那里曾经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城市,但却无法知道它真正消失的原因。

民间传说在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之前,这里曾生活着一支被人们称之为“黑匈”的匈奴部落,又因为它在黑河边上,所以人们把这个城市遗址称之为“黑水国”。

这座城市真的是“黑匈”人建立起来的吗?这个传说“黑水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今天我们能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吗?假如不是传说中“黑匈”修建的城市,哪又是谁修建的呢?漫漫黄沙下面,究竟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走进黑水国遗址,也就走进一段被人遗忘了的生态巨变。

游牧民族的争霸之地

张掖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河西粮仓”之称。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四通八达的交通,水源充足的黑河,奠定了张掖发达的绿洲经济。人们要破解黑水国的秘密,就必须要了解张掖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迁移过程。

夏朝时,张掖是西羌之地,到了公元前21世纪的时候,这里又变成了西戎的游牧之地。公元前221年前后,这里成了月氏人的地盘。据专家考证,今天张掖境内有一个昭武古城,那个城池就是月氏人的故地。

对于月氏人,人们的争论比较大。一般认为,这个民族是河西走廊最早的住户,是一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民族,是羌人的一支,可以说他们是河西走廊最早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有些学者认为,月氏人就是《管子》中的禺氏,是夏族的一个原始民族。还有些专家认为,月氏是西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属于塞种人。

不管他们的来历如何,不能否认的就是——这是一支生存力非常强大的民族。以昭武城为中心的月氏人,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战国后期强大了起来。这时,在河西走廊的诸多民族中,月氏人占有绝对的优势。当时中国北方民族割据政权中,匈奴据中央四面受敌,尤其是东西两面“东胡强而月氏盛”。以至于刚刚崛起的匈奴人,都不得不将太子冒顿送给月氏人为人质。在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时,冒顿逃回匈奴,随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争霸草原。大约在公元前205年到前202年之间,冒顿率领匈奴人击破月氏人,并且杀了月氏王,将他的头盖骨作为装酒的器皿。匈奴终于独霸河西走廊地区,张掖黑水国遗址一带为匈奴浑邪王驻扎。

这段时间,匈奴人的势力也达到了空前强盛。西汉中央政府一直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匈奴出于守势。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征讨匈奴。在这年的战斗中匈奴人大败,浑邪王等人向汉王朝中央政府请降。至此河西走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漫天风沙的满目苍凉

从公元前111年设置张掖郡,至今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汉武帝设立张掖郡的目的是“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所以才命名为张掖。这里西北可以连接新疆,东南可以捍蔽关中。

黑水国遗址在张掖西面17公里的地方。今天人们之所以能够记住“黑水国”遗址,多少和唐僧有些关系。因为在《西游记》中唐僧曾经路过一个“黑水国”,而格外引人注目。

人们出张掖城,沿312国道一直向西,过了张掖糖厂,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岔路,那就是通往黑水国遗址的乡间便道。一踏上小道,两边笔直的防风林就向我们压了过来,提醒人们河西沙尘暴是多么的厉害。不远处的小村里,鸡鸣狗叫,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轻烟。

黑水国所在的地方,是一处被绿洲包围的沙漠地带。我们走在小路上就能看见星星点点的黄沙。在解放前,这里就已变成了沙漠。解放后,人们引来黑河水,打下深井,开荒种田,才彻底改变了这里沙漠地貌,变成了阡陌纵横的农田。

就在我们为绿洲防风林带所吸引时,“嘎”的一声,车停在了一条水渠边上。眼前高大的杨树如卫兵一样守护在渠道的两边,透过杨树林,城墙隐约可见,黄色的沙丘和绿色的树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黑水国就在我们眼前了。开门下车,“哇、哇……”一只不知名的鸟雀冲天而起。古城的苍凉向毫无防备的我们扑了过来。“我们已经到了黑水国的城墙底下了。”不知谁这样嚷了一句,然而更多的人是沉默着。一堆堆的黄沙和城墙一样高,爬上沙堆,我们就把黑水国的城墙踩在了脚下。城内极其空旷,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尽管河西的风沙如同刀子般锋利,但却无法彻底摧毁黑水国的城墙。千年后,黑水城的城墙仍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气势宏伟的城门也依稀可辩。

在一次次的风沙掩埋中,当年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下了满目荒凉与死寂。尽管如此,古城宏大的气势仍然让千百年后的追寻者惊叹不已。

“整个黑水国南城南北长222米,东西248米。四角筑角墩,角墩长、宽各约7米,东北角墩最高,约13米。东西开门,有瓮城,瓮垣以子母断砖砌成,门宽7米。”一块水泥碑简单的记载了古城的大体情况。有时,简单背后就是一个古城难以言表的往事和记忆。可是,有谁能够真正走进他的前生,预料他的来世?

从祁连山中刮来的风,一次次从耳边掠过,卷起的细细沙粒,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尘土味道。那些随风飘荡的沙尘,很快就在防风林前面败下阵来。那一排排的防风林,似乎就是当年这座城市忠诚守护者的化身。

一个充满猜想的地方

从城墙的一个豁口走进城里。脚底下的残砖断瓦遍布各个角落。或许,一个残砖下面就有一个故事。城破了尚能留下残砖,证明这里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而人死了,能留下什么呢?人人渴望青史名,而能真正留下名的又有多少呢?许多人就像黑水国的建立者一样,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张掖古称甘州,自古就是河西重镇。“甘州不干水湖滩,凉州不凉米粮川”。这句民间谚语说出了甘州和凉州的富庶。在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之前,这里是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在这里游牧。那时,秦汉中央政府的管理只能达到黄河边上,整个河西走廊和周边地区都是游牧民族的草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西汉前期,匈奴人和月氏人曾经在河西走廊发生过冲突。这场冲突以匈奴获胜而告终。月氏的结局很糟,大部分人远遁西域,没有逃走的则被匈奴所收编,他们被人们称之为“小月氏”。

民间传说,战败的小月氏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就被匈奴安置在这个地方。黑水国遗址自然也就成为小月氏国的国都。同时这个地方还是匈奴浑邪王辖地。还有些民间传说认为,这地方驻扎着一支匈奴部队,因当地人称匈奴为“黑匈”,故称为“黑水国”。其实,黑水国古城遗址是一处使用了一千多年的古城,从西汉到明末,这个古城一直有人居住。一般认为,这座城就是西汉张掖郡“lu(角旁加乐)得”旧址。

站在城墙上向四面观望,沙丘上长着红柳,距离城墙几十米的地方就是农田,绿树成荫,阡陌纵横。胡杨、红柳、榆树成行成排。这些都是人们与大自然争斗的结果。人类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改造大自然,但却无法完完全全弄清楚自身的秘密和命运。

如果说民间传说寄托了人们心中的愿望,那么出土遗物则在一定程度上应证着传说存在的合理性。过去在黑水国周围的村民中曾经流传着“金月亮”的传说。

传说一个牧羊人在黑水国附近放羊。他发现牧羊犬到黑水国就不知去向。一天,他跟着牧羊犬钻进一个水洞。看到洞里像宫殿一般,每一道门里都堆满了金银财宝,共有九道门。在最后一道门,他发现了一个金月亮。牧羊人刚一拿起金月亮,室内顿时一团漆黑。他只好放下金月亮,和牧羊犬出洞。谁知道一夜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沙掩盖了所有一切。

然而,人们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却引来了贪婪者。1938年,国民党马步芳部旅长韩起功占据张掖。他听说了黑水国关于“金月亮”的传说后,就他打着修筑公路的旗号,大肆开挖这里的古墓葬,使得这一带的古墓群遭受了一场浩劫。据说,仅挖出的汉砖就铺了一条长达10余公里的道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次浩劫中,大量的汉墓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墓葬被挖开。其中,出土了大量的中原灶具等器物和墓主遗骸。在一些墓地中出土的遗骸胫骨都很长,显然他们不是中原人。当地人称之为“长人骨”,言下之意就是从这些骨骼来判断,他们个子应该很高。由此推断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支不同于汉族的其他民族。

有人认为,这些长人骨是一支白人部族的遗骸。这是怎样的一个部落,他们是如何来到河西走廊的?在辗转迁徙的路上,他们经历过怎样的风风雨雨?可惜这一切都只能是一个猜想?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关于这些白色人种的线索了。

这一点,似乎和专家们对月氏人起源的推断有些吻合。有些专家认为,由于月氏分布在东至新疆、西至黑海、西南至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内,因此其语言为伊朗语族,人为塞种人。这些长人骨是不是他们的骸骨呢?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元老、诗人于佑任先生考察张掖后,曾经写了一首诗,他在诗中这样写到:

甘州西黑水河岸古址,占地十余里,土人称为黑水国,掘者发现中原灶具甚多,遗骸胫骨皆长。余捡得大吉砖,并发现草隶数字。

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

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

“黑水国”的消失

千年之后,这座城市仅仅剩下了大致的轮廓,城墙的角楼,还在风沙中守望着空荡荡的城堡?各种各样的传说给这座古城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我们既然无法弄清楚这座古城的诞生,那就应该知道它是怎样被废弃的。

走在城内,瓦片遍地,残砖遍地,各种颜色的陶片,青灰色薄而长的汉砖,诉说着古城的沧桑。

有一个民间传说,间接证明了黑水国古城被废弃的原因。那个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是汪洋大海,老百姓经常被洪水所围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后来大禹王来此疏导弱水(黑河),于是洪水归道。这里也就成了水草丰美的草原。许多少数民族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黑水国。许多年后,黑水国王四处扩张,威胁隋王朝的安全。隋中央政府派遣大将韩世龙前去征讨,几场交锋后,黑水国的地方部队哪里是隋中央政府正规军的对手。很快,韩将军就在黑水国百姓的夹道欢迎下进入了黑水国城。谁知,黑水国王和他的部队却不见了?就在韩将军起疑心的时候,军营外面传来了“枣犁、桃梨”的吃喝声。几番琢磨,将军明白老人吆喝的含义,让人们赶快逃离。于是,韩将军带领军民及时撤退。果然当天夜里,一场风沙铺天盖地而来,以致黑水国都彻底被掩埋了。而埋伏在城边上的黑水国国王和士兵们,却没有能逃脱这场灾难。此后黑水城就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然而,专家们的意见和民间传说有着很大的差距。尽管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历史,但毕竟不是历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西北师大的李并成教授,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研究。李教授认为,张掖的黑水国遗址并不是匈奴人或小月氏的国都,最新的发现和历史记载证实,这是一个汉代的城市。

黑水国城市是汉代张掖郡所在地。历史记载,汉在浑邪王管辖的地方设立了张掖郡,下辖10县,此城即为郡治首县。相传“lu(角旁加乐)得”出自匈奴语,是匈奴的一个王号,其意思现已不可考。

这是一个延续使用达六七百年的古城。专家的研究表明,它是在隋朝时被毁灭的,被毁灭的直接原因是生态恶化。李并成先生认为,黑水国古城是一个从汉至明代城址,废弃的具体时间在隋代,但是一直到明代这里仍然有人居住。一般认为,汉张掖郡治“lu(角旁加乐)得”县城应为南北城中之一,唐巩笔驿、明小沙河驿当在北城。

对于黑水国古城的废弃,李教授认为与隋炀帝有直接的关系。李教授说,从汉代使用到隋代,众多人口和驻军,导致古城周边生态逐渐恶化,最后面临搬迁的命运。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隋炀帝西巡,且准备在张掖接待西域27国的使节。

显然这样一个地方是无法用来接驾的。驻守在张掖的隋将韩世龙,建议将郡治迁移到生态植被条件更好的的地方。新的城址选择在今天张掖市所在的位置。

对于当年的事情,史书是这样记述的:“隋朝韩世龙守黑水国驻此,有古垒四,去后一夕为风沙所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时可能是这样的:韩世龙将张掖治所迁移到新址后,黑水国古城还有大量的居民,在某年的春天,一场沙尘暴袭击了这里,居民们慌忙逃窜,将大量的生活用具遗弃在古城中。从此,也就诞生一个我们今天所能听到的民间传说。

但是当时,仍然还有少量的居民舍不得这个祖辈世居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继续顽强的繁衍生息,一直到明末,他们最终的离开。一座古城的朝阳,最后收敛了他们出发的背影。

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已经成为沙漠,狼群出没,黄沙遍地。后来,人们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才逐渐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状况,成为今天郁郁葱葱的绿洲。

人们在揭开无数个谜团之后,新的谜团又出现在我们面前,历史有些时候,就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这也是,这座丝绸之路古城,至今依旧能吸引无数游客的魅力所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洪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agotis clarkei Hook. F.2.Lagotis integra W. W. Smith3.Lagotis breuituba Maxim.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苞片近圆形;花冠筒伸直,花冠筒部短,与唇部近等长或稍短。

几种适合新手养的耐活多肉

虽然以上这些花省时省力,但最起码在一年四季中要给它们浇水和施肥几次,尽量让它们呆在好的环境下,坏的环境虽然养不死但是至少不会开的娇艳。

腌腊肉放多了酒会影响口感吗

腌腊肉放多了酒多少是会影响口感的,一般腌腊肉时放酒是为了给肉去腥味和骚味,但手没有把持住,不小心放多了是件挺尴尬的事情,这个时候可以把酒倒一点或者用水冲一下来缓解了!腌腊肉放多了酒会影响口感吗 如果放多了白酒的话,的确会影响口感。

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广州塔摩天轮,高450米(抗8级地震)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吧!广州塔摩天轮位于广州塔的塔顶处,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高达450-454米,总共由16个观光球舱组成,每个球舱直径在3.2米,一个球舱可容纳4-6名乘客,一次性可以乘坐百名乘客。这是国内第一高摩天轮,虽然高,但是安全性也高,据悉,广州塔摩天轮可以抵抗8级地震以及12级的台风。

哪些症状需做X光检查?

此外X光还能够查出:心脏有无增大、受损、主动脉有无硬化、纵膈有无移位,及其胸腔内骨胳有无变形、骨折、骨质疏松等许多疾病。

松狮犬得了犬瘟热怎么治

一般松狮犬得了犬瘟热后建议送到宠物医院治疗,因为犬瘟是犬类致死的一大病症,现在有很多养松狮犬的朋友都很害怕自家的狗狗得了犬瘟热,害怕的原因主要是致死率太高了,目前国内治疗犬瘟热的方法都是在医院里打针、血清这类的,或者是输液。如果松狮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好的话,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抵抗力比较长的那就难说了。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