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瓦伦达效应”:越在意,越失去

文/随波逐流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卡尔·瓦伦达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走钢丝艺术家。他穿梭于高空中的钢丝上,步伐轻盈,如履平地,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73岁那年,他收到了一个重要挑战:走过设在两栋十层高楼之间的钢丝。一旦成功,他除了可以获得巨额收益外,更可以借此扬名世界。

不幸的是,在这次表演中,他只做了两个难度不高的动作,就从钢丝上坠落,当场身亡。

事后,他的妻子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就知道这次会出事。因为他以前出场时都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件事,但是这次却一直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一定不能失败’。”

瓦伦达失手的原因在于他面对重要挑战,过于患得患失,无法专注于表演本身。

后来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命名为“瓦伦达效应”。

漫漫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千分重视,万般记挂。

如果把得失看得太重,做事就会瞻前顾后,精力无法集中,更拿不到想要的结果。

只有摒除干扰,专注于内心真正的渴望,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越害怕失败,越容易失败

庄子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惛。”

以瓦器做赌注的人,心思灵巧,赌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价值更大的钩做赌注的人,心有忌惮,行事畏手畏脚。

用黄金做赌注的人,早已头脑发昏,同样的技艺却发挥不出来了。

当你特别在乎一件事情的结果时,就会忍不住地害怕失败,担心失去。

恐惧越多,心理压力越大。本来平时可以轻松驾驭的事情,反而变得困难重重了。

和瓦伦达的遭遇类似,美国射击名将埃蒙斯的奥运故事也充满了悲情。

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决赛上,埃蒙斯前九枪已领先对手三环之多。

就在人们都觉得他稳操胜券的时候,他竟然把最后一发子弹打在了隔壁运动员的靶子上,与金牌失之交臂。

接下来的北京、伦敦奥运会,埃蒙斯几乎在同样九枪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一枪发挥失常,接连错失金牌。

心理专家事后分析认为,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焦虑,让埃蒙斯过度紧张,导致了他最后一枪技术变形。

而失败的经历鬼魅般如影随形,几年后遇到同样场景再次浮现。

美国著名演讲家约翰·琼斯年轻时参加过一个重要的演讲比赛。

杀入半决赛后,琼斯告诉自己:“只能赢,不能输。”

巨大的压力使她夜不能眠,喉咙痉挛,并开始大段地忘词。

处在崩溃的边缘,她问自己:“你那么害怕,淘汰了又能怎样呢?”之后,忽然顿悟:淘汰似乎也没有什么,我还是我。

于是,琼斯清空心中所有的杂念,专注练习。

随着状态的回升,灵感飘然而至。她随即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完美解决了忘词难题,最终成功闯进总决赛。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你担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

担心的背后,是人们对安全感和确定感的强烈渴望,更是反复衡量的得失之心。

生活本无烦扰,当你开始贪求更多,烦扰就来敲门了。

越担心失败,就越容易失败。当你索性放开,不为结果介怀,成功的脚步反而更近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越关注什么,越吸引什么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所想象的图像会刺激神经系统,把假想当成真实情况,并为此做出努力。

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运动员担心自己把球打进水里时,他会反复叮嘱自己:“不要把球打到水里”,大脑会忽略掉否定词,精准捕捉到球掉进水里的图像。

这时候球杆一挥,球大多会掉进水里。

明明不想要,你却用反复告诫的方式向大脑表达了关注,成功把它吸引到身边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杰克·坎菲尔德在《吸引力法则》中说:“你关注什么,就会将什么吸引进你的生活,任何你给予能量和关注的事物都将来到你身边。”

当你关注光明时,阳光开始汇聚,渐渐点亮世界;当你关注灰暗时,悲凉随处可见,层层淹没心房。

世界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年幼时,叔父感染了肺结核。

因为害怕被感染,他总会远远避开。结果照顾叔父的父亲和根本没在意的哥哥都安然无恙,偏偏他却被感染了。

病中惶恐不安之时,他从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所有的灾难都是由我们内心吸引而来,内心不予呼唤的东西,绝不会来到我们身边。”

这句话让他醒悟,随即放下对疾病的恐惧,不久便痊愈了。

踏入社会后,稻盛先生开始积极转变心态。在公司濒临破产,别人纷纷离开的时候,他反而下定决心要把工作做好,日夜专注研究。

终于,他成功开发出新型陶瓷材料,带动公司起死回生,成就业界神话。

稻盛先生说:“我把‘心不唤物,物不至’作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间流动的声音层层传递,绵绵不绝,遂印于心。

心有所想,事有所成。胸中抱持的信念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终将实现。

你关注什么,就会吸引什么,因为未来完全是你心灵召唤而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专注你想要的,才能掌控人生

艾默生说:“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把精力聚焦在想要的事物上,成功的大门终有为梦想开启的那一天。

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思特里克兰德本是普通的证券经纪人。在他婚后的第17年,他离开了家人,放弃了旁人看来优渥的生活,开始追寻绘画梦想。

他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生活也时常陷入困顿,但只要能挥动画笔,一切就不算问题。

最终,思特里克兰德奔赴塔希提岛,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中,创造出了一幅又一幅震惊后世的杰作。

通往理想之路并非坦途,却总有人摒弃干扰,一心专注,亲手摘下心中的月亮。

如何才能一直专注自己想要的?这里分享三点建议:

1、学会积极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认为,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的动机产生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人们较少利用意志力,在自发心理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挑战来临,紧张和焦虑在所难免。你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告诉自己:“我相信我能行。”

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自己和心灵在对话,传递想要实现的意图。

它不但可以缓解焦虑,而且使内心深处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拥有荡除一切障碍的决心和勇气。

2、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而在路上。

专注于事情本身,享受做事的过程,暂且放下所有与事情无关的想法,心无杂念,方能成功。

追寻梦想的路上遇到了任何艰难险阻,一个问题让自己关注过程:“假如它是个礼物,会让我学到什么?”

只去想如何把这件事做好,而不去想做事的结果,以免带来更多的压力,干扰大脑的工作。

3、挑战难度与能力匹配

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会陷入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又容易焦虑。

科学研究表明,当要做的事情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是一种因高度投入而忘我的感觉。

因此,想要获得自然而然的专注状态,需要将目标控制在合适的难度。

面对较大的挑战时,可以将其拆解为“跳一跳就可以够得到”的小目标,让实现过程变成“打怪升级”般的游戏体验。

持续专注于自身渴望,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

它不但需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关注过程的平常心,更需要抑制住急功近利之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家吴军在《硅谷来信》中说:“提高生命效率的关键是专注,而专注的关键则是不要向四处张望。”

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对无关的事情关心越多,放在真正想做事情上的时间就越少。

你的关注点在哪里,行动和努力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真正聪明的人,总是能把精力集中倾注到自己始终渴望的事情上,排除干扰,全力以赴。

因为只有你知道自己想去哪里,心无旁骛地去追寻时,这个世界才能为你让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不会存钱的体相特征

每个人理财的观念不同,那不会存钱的体相特征是什么呢?人之足心有肉凸起,眼睛圆而突,脚掌有横纹等,皆不会存钱。脚心之线纹,影响人之财运。脚掌有横纹,而无竖纹者,主早年辛苦操劳,背井离乡,中年终得大财,富贵加身,然运薄福浅,无享福之运,易招小人,受其欺骗,钱财挥霍一空,老来清贫,生活困苦。

腹泻药茶疗法

药茶有行气解郁、温经散寒、祛湿等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腹泻。将2次药汁合并,代茶随时饮用。注意 1.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病情慎重选用药茶方,用最要恰当。体质过差或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合理调整药荼方。

大诗人李白究竟是哪里人?李白是胡人吗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中国人。李白究竟是突厥人还是中国人?因此,李世民是大唐皇帝,李白是大唐士人,他们都是中华上国的贵族,洪某某作为一个边鄙野人,一生眼中只有部落,想必是不能理解的。

哪里可以买到替莫唑胺胶囊

你好,抗癌药物替莫唑胺胶囊为咪唑并四嗪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化剂。抗癌药物替莫唑胺胶囊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大型药店或者药房都有出售,消费者也可以到网上一些比较知名的药店进行购买。抗癌药物替莫唑胺胶囊每一疗程28天,最初剂量为按体表面积口服一次150mg/㎡,一日1次,在28天为一治疗周期内连续服用5天。

cpb适合多大年纪 cpb产品推荐

cpb大家应该都很熟悉,cpb是很多人在用的一个日本贵妇护肤品品牌,cpb的护肤品系列也很多,适合的人群范围很广,cpb的护肤线一直都很不错。cpb适合多大年纪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可以回答完的。综合全线产品的特色,cpb两款热门产品介绍1、cpb清爽型光采保湿露质地:清爽

达菲林一针多少钱

大多数人会在试管婴儿降调和促排过程中使用达菲林,因为达菲林主要用于治疗性早熟、生殖器内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不孕症、手术前子宫肌瘤等,所以不少女性会用到该药物。达菲林一针多少钱达菲林又名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是一种非医保用药,一般不在药店出售。另一种国产的达菲林只有0.1mg,一支就100多点,但是每天都要打。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