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眠不好,也许早在孕期就埋下了隐患

孩子睡觉难、睡不好,很多宝妈认为可能是喂养方式或睡眠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其实还真不一定!它还与妈妈孕期的一些健康情况和不良行为有关。下面一起来看看孕期可能影响宝宝睡眠的三大因素,看看你中招了没有!

人一天的睡眠节律分为快速动眼睡眠(动态睡眠)和非动眼睡眠(静态睡眠)。新生儿初睡时为动态睡眠,24小时内时醒时睡,非常随意;3个月后,婴儿进入静态睡眠状态,白昼界限分明,夜间睡觉苏醒逐渐变少;到了5~6个月,可以整夜睡着,但有30%~50%的婴儿睡眠会出现断断续续、半夜惊醒及不规则哭闹等现象[1],家长用了各种方法都收效甚微。其实宝宝睡眠不好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喂养或环境因素,还与妈妈孕期的一些健康情况和不良行为有关。

孕期不良情绪可导致宝宝睡眠困难

无论是身体出现微妙变化还是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常常会使准妈妈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有研究显示,在怀孕期间,将近有10%的女性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抑郁。而孕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肚中宝宝的气质,并增加新生儿困难型气质的发生率。

气质就是孩子先天的素质,主要受先天遗传的决定和影响,是孩子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妈妈可以简单理解为宝宝一出生就自带睡眠气质。宝宝的气质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缓慢型,其中,困难型气质的特点是时常有大声哭闹、烦躁易怒或爱发脾气的表现,不易安抚,在睡眠方面缺乏规律。而准妈妈长期情绪波动或抑郁所生的宝宝,发生困难型气质的可能性为容易型气质的3.25倍[2]。

另外,从怀孕28周至产后7天的这段时期,经历过精神创伤、抑郁的孕妈,可能会在宝宝出生后与之感情交流困难,这种感情交流上的障碍反过来会导致宝宝心理生理气质困难。孕期抑郁常常导致失眠,生活缺乏规律,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会对肚中的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方面甚至会持续到出生以后[2]。

孕期不良睡眠习惯具有“遗传”性

胎儿时期的宝宝,基本上是你睡他也睡,你醒他也醒。而影响孕期睡眠质量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是受生理困扰,准妈妈往往想睡却睡不着,如尿频、睡觉时抽筋或睡觉姿势等情况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还有些完全是因为自身的不良睡眠习惯,如孕前是“夜猫子”,怀孕后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注意才加剧了睡眠困难。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生后也白天睡不醒,晚上不睡觉。

其实胎儿是不喜欢熬夜的,睡眠严重不足的准妈妈会使预产期推迟,加大孕期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还会影响孩子的生物钟,不利于孩子出生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因此,卫生保健医生建议孕妇每天有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并把睡眠数量和质量放在首位。

孕期二手烟环境可导致宝宝睡眠障碍

除了以上两点,“二手烟”也是从孕期就影响宝宝睡眠的一个因素。研究显示,准妈妈在家中被动吸烟程度越严重,宝宝越容易发生睡眠问题。研究把调查对象分为有睡眠质量问题组和无睡眠质量问题组,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被动吸烟存在显著差异,有睡眠质量问题组被动吸烟的人数更多,被动吸烟也可能增加准妈妈的主观睡眠不足、入睡困难、短睡眠、高声打鼾等睡眠因素[3]。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改善孕期困扰清除宝宝睡眠隐患

以上因素都可导致宝宝出生后的睡眠障碍,所以孕妈应在孕期积极改善,避免为宝宝埋下睡眠隐患。

积极防控孕期不良情绪

孕期由于孕激素的关系,孕妈的情绪经常有所波动,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准妈妈虽然需要重视,但也不必过分担心,这样反而会加重心理负担。适量运动如散步、孕期瑜伽会让身体产生内啡肽,有助于平衡孕期身体不适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十个月的漫长孕期中,因琐事引发的家庭矛盾或摩擦不可避免,孕妈此时更应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一起创造轻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孕妈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要尽快调整自我情绪,通过音乐、散步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消化不良情绪。

最后要说的是,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就已出现抑郁问题,但因为怀孕,怕药物治疗对孩子会有影响而选择不去看医生,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妊娠结局。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情绪不对,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免病情延误,给自己和胎儿带来不良后果。

合理改善助力孕期睡眠

对于不爱睡觉的“夜猫子”型孕妈,晚上不要超过22:30上床,每天应保持8小时的睡眠时间。而对孕前就有睡眠障碍或想睡而睡不着的准妈妈来说,此时不要刻意去逼迫自己睡觉,这反而会让睡觉成为极大的心理负担。你需要放松心情,放下对睡觉的关注,如果睡不着就闭目养神,同时尽量把握碎片化的睡眠,如午睡,每天中午20~30分钟的睡眠可以有效缓解缺觉带来的不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外,口味过重的食物和油炸高热量食物,以及吃得过饱,都会对睡眠有所影响。孕妈应保持食品清淡,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保持腿部温暖,睡前泡脚并对小腿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减少孕期睡眠时腿部抽筋的情况。对孕晚期的孕妈来说,孕妇枕是不可缺少的睡眠用品,它可以有效缓解孕晚期肚子带来的压迫感。

参考文献:

[1]庞小兰,王宣玲. 婴儿睡眠问题及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 1999(12).

[2]周立,周秀芳,郑林科,等. 孕期情绪及分娩方式与婴幼儿气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C]//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3]王文菁,徐嘉安,袁雪蓉. 孕妇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 广东医学,2017,038(022):3505-3508.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