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核辐射检测仪测大闸蟹和孩子肚子两次报警?核辐射检测仪,智商税?

网购核辐射检测仪测大闸蟹和孩子肚子两次报警?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在国内引发了各种关于核污染的炒作和忽悠。

其中,在各大电商平台卖爆了“核辐射检测仪”就是这轮胡乱炒作中最大的智商税。

这不,有媒体报道,有人使用网购的核辐射检测仪检测蒸熟的大闸蟹和孩子肚子,两次都响起了报警声,引发了巨大的恐慌。

据报道,上海的徐女士8月29日晚上她在家中蒸了一锅大闸蟹,拿出月前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核辐射检测仪对着大闸蟹,结果响起了频繁的额报警声公衡,提示大闸蟹核辐射超标。

第二天,当徐女士将检测仪对准女儿肚子时,报警声再次响起,警示孩子的肚子的核辐射也“超标”了。

这下,徐女士不干了,找到电商平台线上客服进行了交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客服表示可能是个别产品的质量问题,可以补发货或者退款,但拒绝电话沟通。

闻讯赶来的记者亲自测试发现,将网购的检测仪打开,静置在桌面约2分钟,显示的核辐射数据陡然升高到了每小时3.33微西弗,该数字达到了该设备报警阈值的3三倍以上。

至此,稍有核科学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这种网售核辐射检测仪就是一种纯粹的伪劣产品,购买该设备就是纯粹的智商税。

核辐射检测仪

核辐射检测仪的核心部件是高中物理学中学过的盖革计数器,基本原理是,当所谓核辐射的α、β、γ(或X光子)等高能粒子流投射到闪烁晶体上时,就会发出荧光。

通过对这些闪烁荧光的处理,就可以获得所检测到的α、β或γ辐射的数量或强度,这就是核辐射检测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根据检测辐射的种类,核辐射检测仪有两种,一种是不需要特别探头的γ(或X光子)检测仪;另一种是需要配置特别探头,可以检测α或β辐射的表面核污染检测仪。

我们知道,α或β的粒子都有一种质量,能量在生物体内极易被阻止吸收,对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造成损伤;但同时射程也就很短,绝对不可能透射到生物体以外,因此,无论是哪一种核辐射检测仪都不能检测到生物体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和发生在体内的α或β辐射。

也就是说,所谓的核辐射检测仪只能检测到环境中的光子(X或γ)辐射,以及物体表面的α或β辐射。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个人可能的影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最大的影响在于理论上存在的对地球生态的破坏,几乎不会对个人产生影响。

如果非得说有影响的话,那就是污染水中放射性核素被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不断浓缩蓄积在体内,人进食这些污染海鲜后,在人体内发生衰变产生的α或β离子的“内照射”产生的生物效应;相应的,衰变产生的少量γ射线绝大部分会透射到体外,在体内产生的生物效应极低,可以忽略不计。

核辐射检测仪不能检测海洋生物体内核污染物的放射活性

这样,对来自污染海域的海洋生物进行核污染检测看上去的确有一定的必要性。

但是,一般的核辐射检测仪根本不能完成这一工作。

对海洋生物潜在的核污染进行检测,需要检测的事蓄积在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活度,即

每秒钟有多少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核物理学上,标识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贝克勒尔,简称贝克(Bq),每秒钟有1个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放射活度就是1贝克。

核辐射的主要类型是α衰变和β衰变,分别发射出α离子或β粒子(即正负电子);只是有部分核衰变中多余的能量会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

如上所述,核辐射检测仪不能检测生物体内的α或β辐射,因而并不能直接检测生物体内核辐射强度,或者蓄积在以内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活度。

能检测到的γ辐射,只是部分(不是全部)核衰变的“副产品”。

即使发射γ辐射的核衰变,发出的γ光子的能量也不同,核辐射检测仪即使检测到这些γ辐射,根本无法“逆推”出生物体内存在的放射活性核素的种类和放射活度。

因此,使用核辐射检测仪根本不能对海洋生物体内存在的可能核污染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需要采集生物样本,在特定的实验室内经过特别复杂的检测才能实现。

核辐射检测仪检测到污染的海洋生物体内γ辐射“超标”,仅仅提示可能被释放γ辐射的放射性核素污染。

对于像C14这种发生100%β衰变,根本不发射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核辐射检测仪完全检测不到任何迹象。

核辐射检测仪更不能直接检测生物对核辐射的吸收和生物效应

报道中,网购的核辐射检测仪显示的“发射性”单位是每小时XX微西弗,这就完全暴露了这种所谓核辐射检测仪的忽悠本质,严重了说,这就是对人们的愚弄。

因为(微)西弗是台湾地区对反映核辐射被生物体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即所谓剂量当量或有效吸收剂量的国际标准单位Sievert的习惯性翻译,大陆标准的翻译是希沃特(Sv)。

1个希沃特的定义是每公斤生物体组织吸收1焦耳能量。

希沃特是一个很大的单位,通常暴露的核辐射强度要低得多,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或微希沃特来量度。

特定种类的辐射,不同的放射活度,在不同的生物组织内所能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差别巨大。

因此,评价核辐射特定生物学效应需要使用一定的生物模型进行模拟和计算,得出的只是一个虚拟估值。

这绝对不是仅仅能检测环境γ光子辐射和污染表面α或β辐射的核辐射检测仪能直接检测的。

因此,网售的核辐射检测仪直接显示每小时XX微希沃特是一种罔顾最基本核物理学概念和尝试的纯忽悠。

普通人如何应对海鲜可能存在的核污染呢?

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应该能认识到,一般人绝对不能通过使用像核辐射检测仪这样额简单设备来检测海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核污染。

那么,普通人将如何应对呢?

很简单,只能依赖和相信国家相关部门的通过检测,并标识到产品标签上的信息。

事实上,普通人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质量,有效成分,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或有害成分都不能进行检测,人们的唯一选择也都是相信生产商或国家相关部门的提供或监督检测的数据,似乎没有人觉得“不妥”,对来自核污染海区海鲜是否存在核污染这一更重大的问题,更是如此。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