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民进党当局提出的“2030双语政策”实施两年多来,绝大多数老师痛苦不堪,学生难以接受,家长也从支持转为质疑。
“2030双语政策”的提出者是民进党主席、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赖清德。2014年他担任台南市长时推出“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十年计划”,并在2017年接任“行政院长”后进一步推动“2030双语社会”,要在岛内高中以下学校运用英语进行多领域学习,在大专院校设立双语标杆学校。
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引发不少乱象。首先是师资严重不足。据台湾《中国时报》9月4日报道,“2030双语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到2024年培育出6000名双语教师,但现在距2024年不到半年仅培育出1001人。全台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理事长侯俊良称,双语教师人才不足,导致许多会说英语但专业不足的人成为老师。例如体育课的重点变成了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说“三步上篮”,而不是三步上篮的动作。
台南最早推行双语政策的一些学校更是苦不堪言。有小学校长表示,学校规划数学课用英语授课,但数学老师并不擅长英语,学校还需在每周3节数学课之外加开1节,找英语老师教数学。还有学校聘请外籍教师教社会、自然,但这些科目学生连中文都未必能理解,很难融入教学。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意愿明显降低。宜兰县双语老师郑祺怡说,先前用英语教小学三年级音乐课与表演艺术课时,4个班级百余名学生中只有一人听得懂。
不少家长在了解“双语教学”之后都担心孩子被耽误。台“国教行动联盟”家长部部长王瀚阳称,有家长发现,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会用英语讲加、减、乘、除,却不会计算,数学的基本概念也不懂。据台媒4日报道,除中小学外,大学也需配合双语政策开课,连中文系都采用英语授课。台湾政治大学广电系兼任教授郭力昕质疑称,中文是我们自己的语言,如今却要用英文学习母语,“非常奇怪,非常滑稽,执政党这个双语政策就是蛮干”。
“立委”张其禄直批双语教育“流于形式,造成第一线教育人员和学生的负担”。台各界未就双语政策达成共识,师资培育力量不足,当局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施,使学生成为“小白鼠”。侯俊良质疑“教育部”无法说明双语教学的学习目标,根本是在浪费师生的上课时间,造成学生英语及其他学科都学不好的“双贫乏”现象。《中国时报》4日评论称,“2030双语政策”若硬推下去,恐造成学生水平降低,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未来,民进党当局将沦为历史罪人。(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