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有媒体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有关人员。
这位负责人员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课间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接下来,教育部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教育部将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室外场所设施排查和人员值守,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让孩子们快乐放心活动。
同时,将要求学校密切家校社协作,争取家长理解和社会支持,共同努力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此前报道:
近期,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反映中小学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受限制——“只能呆在教室”、“不许大声说话”、“连上厕所的的时间都没有”,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
为此,记者随机走访了
上海市多所中小学,
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
五年级小学生小尹:马上要期中考试了,我们课间一般聊聊天或者复习,可以在教室或者走廊上玩一些小游戏,不允许打闹,也不可以下楼。
三年级小学生小陈:我们课间在教室里面读书,然后聊会天,老师不允许下楼去操场玩,晚上放学以后可以。
初中生小A:课间一般就是上厕所喝水之类的,最大范围的活动范围就是在走廊,不能串年级。
学生家长栾女士: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觉得午休的时间太紧张了,小孩子中午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学生家长黄先生:我家是女孩,我听说她们上厕所的时间比较紧,女生上厕所是要排队的,有时候两个课间都来不及上厕所。
相关热议也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
他们也对“消失的课间10分钟”的现象
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很多学生和家长反映学生课间活动受到了种种限制,这其中有哪
些原因?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副校长韦敏:
小朋友都是家里的宝贝,我们也非常害怕他们在学校里出意外。另一方面我观察到有些老师希望利用下课时间督促小朋友订正作业。但是不管怎么说把小朋友一直关在教室里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课间的安全方面,学校有哪些措施?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副校长韦敏: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我们是允许课间到操场上适当做一些运动。对于高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上下楼时间比较长,我们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在走廊上去放松活动一下。
我们在行为规范课上规范小朋友下课的行为,像在走廊里面逆向奔跑、大声喧哗、打打闹闹是不允许的。我们也有护导老师在下课的时候巡视,对小朋友进行监督和保护。
如果课间不允许孩子到操场上去的话能够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吗?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陈庆锋:
我们每天有早锻炼、35分钟的课间大活动、午休锻炼,还有体育课和各种体育社团,基本上能够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能有一个半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所以说运动量还是很大的。
有些小学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禁止孩子在课间到操场上玩耍,初中会有这样的限制吗?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校长张怡:
我们学校是没有限制的,下课时间学生可以离开教室、可以下楼,只要上课铃响前能够回到教室就可以了。我们的走廊上有很多展示,经常有学生在下课时间到大厅去看看其他学生的作品。
现在网络上说“课间10分钟,拖堂3分钟,提前坐好2分钟”,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样的情况?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校长张怡:
学校在上课前有预备铃,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提前上课的情况。有些老师在快下课的时候有几句话没有讲完,拖堂确实是存在的。
我们现在逐步地用规则来引导老师不拖堂,我们在教学常态管理当中,我们会有巡视,如果看到了拖堂,我们就会马上敲了老师的门,请老师暂停,保障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除了上海,最近
各地也在陆续发文强调
课间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活动时间
成都教育局:
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
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10月31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强调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劳逸结合。
通知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课间休息一般为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或远眺等方式放松。教师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学校还应在保障体育课时,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当天下午课后开展一节体育锻炼课时,将体育锻炼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确保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坚持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次眼保健操,每次5分钟。
多地明确:
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时间
此前,天津市政协委员提出“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切实保证户外体育运动时间”的提案。10月18日,天津市教委对此进行答复,称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除大课间外,确保小学生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中学生1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今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7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其中也提到,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活动、远眺,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校内户外活动达到2小时。
2022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85号提案的答复中也强调,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今年4月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中则提到,合理安排中小学课程和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课间和必要的课后自由活动时间。
多地回应家长诉求:
让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
针对这问题,多地相关部门也予以回应。10月21日,有太原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在太原市小店区某小学南中环校区,以前课间休息的10分钟,孩子还可以出楼道去连廊活动,但不可以去操场,最近连楼道都不可以出去,课间10分钟只可以去打水、上厕所。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此回复称,经小店区政府核实:经学校自查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再次强调课间活动时,让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自由组织丰富的体育运动。老师将在学生课间活动时,监督学生注意安全。
10月20日,有南宁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某学校禁止学生到楼下操场、或篮球场、或乒乓球场自由活动,都是限制在教室门口活动。
南宁市西乡塘区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督导小组回复称,为了增加课间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南宁市衡阳东路学校开发了一套集体育、艺术于一体的室内课间操,每天课间前3分钟学生有序在教室内体育锻炼,课间操结束后学生可离开教室自由活动。学校课间10分钟时间比较短,学生主要用于喝水、上洗手间、调整状态。为了不影响下节课的课堂效果以及因为准备活动时间不充足可能引起意外损伤,故不建议学生课间进行篮球、乒乓球或跑步等剧烈运动。南宁市衡阳东路学校不存在禁止、限制学生在教室门口活动的情况。
10月19日,有郑州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郑东新区康平小学开放课间十分钟户外活动。
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回复称,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平小学严格按照学生课间的相关要求,每节课课后有序、安全地组织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学生所在年级不同,课间活动内容也有不同。同时,学校设有大课间活动,充分考虑班级数多,活动空间有限的因素,采用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轮转进行。午餐后老师也会根据实际天气情况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在今后工作中,学校会创造更多机会、拓展更大空间让学生室外活动,锻炼身体,保障教学秩序。
9月7日,有北京通州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课间孩子们除了喝水、去卫生间,不允许户外活动。
通州区教委回复,称学校不存在这一情况。课间为确保学生安全,学校要求学生在教室及楼道内不做任何追跑游戏,高楼层可做适合室内的游戏,一楼和平房可到室外活动。
来源:东方网综合话匣子、新华社
编辑:夏小夏
审稿:钱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