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上午,有个网友说,自己的妹妹是一个小学班主任,原本是好好去上班去了,结果周五早上,接到民警电话,说她妹妹已停止了呼吸。
记者跑过去调查,发帖的网友告诉记者,她妹妹今年23岁,8月份刚考上教师编,没想到刚当老师几个月,前天晚上八九点还在学校批改作业,情绪很差,她离开学校,打车去了水库,水库里水很少,又打车去了社区,最终跳楼自尽。
遗书里面讲,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积极乐观的孩子呢?
老师到底累不累,首先立华我要旗帜鲜明反对一个事情,那就是不允许教师觉得累,不允许教师因为不是最惨的,所以不能喊惨。
教师这份工作,有其特殊性,最特殊的地方是教师的工作责任边界到底在哪里。大部分工作,比如说流水线工作,汽车线束厂或者是模具冲压厂,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既有工作地点,又有工作范围,还有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次一点的工作,会界定工作的地点和工作的范围,工作内容也比较突出,只是工作时间比较不固定,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比如说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配送员,这样的工作有活就得干,没活就歇着。上班是上班,下班是下班。
再次一点的工作,没有上下班的点,回家也要接电话,睡着也要等消息,但是起码限定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小学教师的问题在于,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不重合。工作内容是教书育人,但是工作范围是行政工作。
过去的班主任,就拿最累的高中来说,每天7点之前到班,盯着早自习,晚上6点半以后才离开。如果有晚自习,还得盯着晚自习。如果有住校的学生,还要负责查寝。
但是,这些共工作都是教学工作。起码整个人不会感到除了学生成绩外的压力。
但是最近的教师工作,变得不再是教师工作了,要给家长下很多的指令,要完成很多其他部门的活,比如说上没上医保,这个活原本是学校办公室能干的,一查学生档案,再去一趟医保局跑跑,医保就好了。
但是这样的活,就是给班主任布置下去了。
自媒体平台一开,就有老师要去帮忙写新闻稿,创文创卫的时候,也让老师在家长群里面安顿叮嘱。
家长也知道没有用,老师也知道没有用,但是办公室的人还是在下命令。如果仅仅是完成一点行政工作也就罢了,还有一个大头是继续教育,包括线上的课程和和面授的课程,要求都得出笔记和心得。
师德学习要出笔记和签署各种测评表,偶尔还要参加社区组织的清扫活动。
上级的行政工作人员,还有学校的行政,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吃干饭的,就要动不动出现检查。真有什么问题,还要动不动问责。
基层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教学没什么关系,不仅和教学没什么关系,甚至和实际工作也没什么关系。全都是在务虚,务虚还能务出排名,务出压力。归根到底,根子在上面。
不会搞教育就不要搞,不会办学校就不要办,不知道教育是干什么的就不要弄。只能靠着种种形式,来证明存在实质的东西,一定是不存在任何实质的东西。
我劝地方上教育局的人,好好研究一下到底要怎样办学校。
起码教育局先转岗一半到乡镇去,学校行政直接开除四分之三当普通老师,情况不仅不会变坏,还会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