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上课穿单衣,哈工大暖廊为何引发共鸣?| 新京报快评

▲哈工大学生们在暖廊内穿行。图/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近日,东北地区迎来强雨雪天气,大部地区伴有5-7级大风。极端天气下,出门寸步难行,“东北雪天出行还原‘甄嬛去凌云峰’”“市民手牵手行走被吹倒”等调侃引发很多东北人共鸣。与此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校园暖廊却让学生们实现了冬季穿短袖自由,引发不少高校师生的“羡慕嫉妒”。

哈工大官方发文称,11月6日,校园暖廊二期已全线贯通,开放试通行。同学们可以穿着单衣从容地在一校区、二校区暖廊穿行,5分钟内可直达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体育馆……

足不出暖廊便可在校园畅通无阻,酷寒天气中,哈工大此举洋溢着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传递融融暖意,也在无形中为这所老牌工科名校代言。

在寒冷地区,应对严寒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项课题。对教学机构来说,极端严寒天气下如何保障学生正常上学,也是一个考验。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格外漫长,从每年的11月1日到来年的3月25日,可达145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0度。近日,受暴雪天气影响,哈尔滨最低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17度。极端天气下,多地发布暴雪橙色、红色预警信号,警告人们待在室内,学校也发布了停课通知。

在此情形下,哈工大修建暖廊,用硬核举措应对严寒天气,用暖心之举呵护学生成长。这份对学生的关怀,这种服务学生的细致心思,体现了哈工大校园管理的人性化,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暖廊外景。图/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所老牌工科名校,哈工大暖通专业具有7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创办该学科的学校之一,其办学规模大、办学层次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哈工大暖廊建设或许也与其供热专业的硬实力密不可分。在这个意义上说,暖廊或可成为哈工大校园的一张新名片。在这方面,已有多所高校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将校园建出特色。比如,中国农业大学便以食堂饭菜好吃闻名,甚至被学生称为“中国食堂大学”,就因为其采用的很多食材,都是学校师生自主研发甚至亲自种植饲养的。

这类“校园特色”,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更有归属感,也是对大学软实力的彰显。

室外冰天雪地,廊内温暖如春。说到底,哈工大暖廊之所以刷屏、引来社会关注,背后是对有情怀、有温度的大学之期待,也是希望哈工大暖廊之暖可以传递到更多高校。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刘天红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