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据报道,目前已有不少高校禁止学生悬挂床帘,甚至有高校近期开启了“学生宿舍床帘专项整治”行动。随后,相关话题“多地高校禁止学生挂床帘”迅速引发热议。
许多留言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有关规定。从什么时候起,挂个床帘学校也要管了?提出床帘禁令的,是否只是少数高校?事实上,提出了这种规定的,远远不只是澎湃新闻报道原文中提及的西北民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院校。尽管一些受访同学表示闻所未闻,但在中国传媒大学乃至北京大学,这种规定同样存在。床帘禁令的存在确实十分普遍,只是就实际施行情况而言,并非每一所高校都对其进行了严格执行。
床帘为什么不让挂?校方给出的理由往往有这些:消防安全隐患、妨碍人际交流、空气不流通……这些说法当然言之成理,可是也非常容易被逐个击破。床帘易燃,莫非被子、课本就不易燃了?不想交流的时候,莫非还能逼着人交流?至于空气质量怎么样,当然是以学生本人的感受和意愿为准,这个床帘又不是安上从此就再也不拉开了。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该什么时候拉开帘子透透气、聊聊天,自己不知道么?
床帘是“帘”不是“墙”,要的不是“再也不见”,而是“有得选”。本来大学生活百分之九十九的部分都是公共生活,总不至于连一张床的私密也不能给?白天和同学们说笑了一天,晚上连自己流口水的睡姿也必须给人家看么?
说到底,学生要安装床帘,根本就没有“隔阂”“封闭”那么严重,不过是为了拥有片刻宁静和私密。没有必要搞滑坡论证,把学生正常的隐私诉求一并禁绝了。
许多高校的管理逻辑中,滑坡论证频频出现。这和前段时间那个“高校给家长寄成绩单”的新闻是相互呼应的。本质上,就是没把大学生当成年人看。或者说,自己学生的表现不足以让这些高校将其视为成年人。又或者,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思维里,所有的人都该被“一刀切”地视作小孩。因此,必须要管,或者找人管其成长的方方面面。
大学生已经是大人了。这一点,索求隐私的学生自己明白,不去强求的宿管阿姨也明白,但有些人还不明白。然而,唯有明白了这一点,才有可能真正放手让他们做出成年人能做的挑战,支付成年人该付的代价,经历成年人必经的成长。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