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家长不爱带孩子旅行了?或许看完这篇文章,你也顿悟了

作为大人,我认为的旅行意义是,逃离城市的喧嚣,换一种生活方式,是很独特的体验。但孩子可能不这么想,他们更多觉得,换个地方按自己的方式玩而已。结合我这几年带娃外出的经验,聊聊这个话题。

01 为啥家长不爱带孩子旅行了?

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家长其实不爱带孩子旅行了,反而变成【我想出去玩,顺带着娃】。我也做过分析,认为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下面几种。

1、没啥印象

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很难记住和理解旅行见闻。所以,家长会觉得,旅行没意义,大一些再带娃出去吧!

就像大宝2岁左右跟我一起坐飞机回老家、4岁跟我去北京开会顺便玩了几天,这些他都没什么印象了。我问他,还记得妈妈带你去北京的那个大商场吗?一楼到五楼都是玩具,我们买了俩“球”回来。

即使玩具拿在手中,他也摇了摇头。我想,应该更不记得凌晨五点一起看升国旗的事儿了。

2、没啥感悟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研学团火热,家长把孩子送去后,等到回来一问三不知。上车睡觉,下车玩手机,行程跟团走,但却什么感悟也没有。

本来想让娃出去看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结果什么都没领略到,出去的意义在哪里?

3、安全隐患和繁琐

有的孩子在家几乎不生病,可一旦出去旅行,不是感冒就是发烧,真愁人啊!所以,出门前要准备各种常见药物。

还有的孩子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到了以后又拉又吐,光跑医院,什么景点也没心思看了。

有次朋友给我拍照看,她带娃出去一个星期,装了满满3箱子,衣服、药物、孩子爱吃的食物,不知道的还以为要住半年呢。

这么看,其实更多是说,带娃出去没啥意义,还不少花钱。就像我们平时认为的,玩过家家没啥用,上补习班才重要;玩飞盘没用,弹钢琴才有用。与其研学、旅行,不如刷几套数学题,或者看几本书、背几十个单词呢!

功利心驱使下,带娃出行好像也就没那么有必要了。我之前也有过这种想法,但后来觉得,孩子可能和我的想法不同,他们出去更多是想用眼睛看看,到底泰山有多伟岸,黄河是如何奔流的?在一个地球上,不同城市的人,在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02 带娃旅行不必思考意义

意义是什么?是有用。可旅行是一个无意义的活动。因为没办法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不能获得什么荣誉证书。看不到实质性收获,娃也说不出啥,好像就是没有意义的。

我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其实也是有意义的。

首先,可以扩宽视野。

当你带孩子走进一座城市,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习俗。看一看当地的美景,吃一吃当地的美食,逛一逛当地的早市、夜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孩子可以有更深刻的体验。有些课本上的名胜古迹,更能加深印象。

其次,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

我们家每次出行前,都会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要带什么衣服,带几件,带几本书,还有可能会用到的物品,都写下来,一个个整理。

有次在蓬莱的一个景点,大宝走太快,跟我们分开了。他找到了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最后我们团聚了。

还有,规划行程、决定住什么酒店,都可以交给孩子来。这些经历,会让孩子变得更独立,也更有挑战精神。

最后,提升社交能力。

有次我们出去玩,吃过晚饭在酒店下面溜达,我和娃爹都没带手机。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还好大宝勇敢找到一个商铺的店家,准确说出自己住的酒店名字,并问到了正确的路。

还有一次,带孩子旅行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韩国小朋友,大宝简单跟他聊了几句。回来跟我说,我的塑料韩语,还可以,他能听懂啊!我想,这对他社交能力,也是一次锻炼。

03 要不要带孩子出去?

我们家旅行一般是一家人一起找旅行地,最后结合讨论,确定一个明确的地点。然后欢天喜地的开始准备。一座城市呆上四五天,也不提前定酒店,玩到哪里住在哪里(不是黄金周)。

我发现,这样的状态下, 大家都是放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而且也没有互相干预。

比如,出去玩一天了,回到酒店我刷手机,看工作,娃们就自己玩,或者看书,谁也不打扰谁。但在路上,就会聊很多,对目的地的期待,路上、景点见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是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带娃出去是非常ok的。你们彼此也都会获得全新的体验。但如果是摁头欣赏、回家必须写感悟,弄得紧张兮兮的,就真没必要了。

钱花了,时间搭上了,还可能大家都不开心,图啥呢?在家窝着不好么?

枕边育儿寄语:

旅行,本身没有太宏大的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赋予的。所以,带娃出行,别让意义成为累赘,你累,娃更累。如果真的想带娃出去看看,就先放下意义的枷锁,轻装上阵吧!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