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中有个故事,楚庄王即位的前三年,没有发布任何政令,丝毫未显示自己的才华。后来楚庄王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由此可见,真正的厉害,不是说多少话,或者是说话声音有多大,而是藏得住心事,憋得住本事。
但我们普通人,好像对这方面,就有天然的屏障力,总喜欢背后蛐蛐。尤其是有些家长,喜欢把孩子的一些事情当谈资。
俗话说得好,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家长们或许也没有想到,孩子的这3个隐私对别人讲,会惹来麻烦,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01 调侃孩子的缺点
《原生家庭》,一书中说,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宝宝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群体。
我们这一代家长经常会看别人家孩子身上的优点,总是觉得自家娃身上的缺点更多。
闺蜜小影皮肤有点黑,她小的时候,爸妈经常说小影是个黑丫头。从小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丑小鸭,站在人群中都没有自信。

爸妈还经常在人多的场合打趣说,你们瞅瞅我闺女,黑得像包公!
在大家的笑声中,小影觉得自己的心里特别酸楚。小影知道自己相貌一般,但也不喜欢父母总把这些当成谈资,听着很刺耳。
父母那些很随意的言语,就像一根刺扎入了小影的骨子里,怎么努力都拔不出来。
她一直在提醒着自己是外表平平常常的女孩子,到了找对象谈恋爱的年龄段,小影都是毫无自信的。

以至于小影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优秀,到了结婚的年龄,她匆匆忙忙找个人就嫁了。婚姻中吃尽了苦头,后来离婚再嫁,好像过得也不幸福。
尽管如此,小影也很少跟家里联系,一年到头都难得回去一次。
02 不要总是说孩子的成绩
心理学有“峰终定律”,大概意思是,别人只会记得你最巅峰或最落魄的样子。
放在教育上,则是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分数。成绩好和不好的,待遇也不一样。
成绩好的孩子,父母走起路来抬头挺胸的,觉着娃分数高,他们脸上也光芒四射的;而成绩一般或者差一些的孩子,则成了父母们吐槽的焦点。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聚会,大家聊起孩子的成绩。娃成绩好的家长滔滔不绝,说自家孩子如何自律自觉,这次有考了什么名次之类的,获得了一片赞扬声。
但那些娃成绩一般的家长,就显得很局促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其实,如果父母过于注重分数,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成绩差,不如别人。甚至可能觉得,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啥大出息了。
事实上,成绩一般的孩子,可能属于后知后觉型的。小学分数不高,初中、高中潜力大爆发,一跃而上。
或者是孩子上学阶段,成绩都很普通,等到他们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混得风生水起的。
所以,分数不等代表一切,孩子成绩的事情,家长就不要出去说了。别让成绩和排名,影响到娃对未来的热情。
03 不要说孩子的社交情况
正所谓,家事不外扬。
曾看到一位初中生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情,母亲总是说她的性格内向,没有什么朋友,在班里没有同学喜欢跟她玩。
虽然孩子的性格确实有点腼腆,不太爱说话,但她并不是没有朋友,只是好朋友少一些,他不喜欢喧闹的环境。

这位初中生觉得自己社交没问题,可在父母口中,她好像有性格缺陷一样。所以,她很少跟父母聊天,更少聊自己的心里话。
其实,无论再优秀的孩子,都可能会有一些小缺点,这是正常的。

孩子想和谁交往,与什么样的同学做朋友,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父母千万别拿这件事情在外面讲,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有些事情不要讲出来,说出来,可能就变味了。
是啊!大人口无遮拦地在外面说孩子,却不知道,每一句都可能是一把利剑,插入孩子的内心,想拔也拔不出来了。
枕边育儿寄语:
聪明的家长,懂得管好自己的嘴,说话会注意分寸。尤其是孩子的事情,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说,什么事情不随便说。要知道,父母的嘴巴是孩子的风水,尤其这几件事,不要在外面说。挑剔的父母,养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您是否也认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