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孩子挺高兴,有的家长却不买账了

下半年刚开学,浙江就已经开始有个别学校,在学期日历上标明了秋假的具体时间。怎么刚开学,就又要放假,还是秋假?

原来,浙江教育局一直在探索,关于春秋假的事情,在2004年,就已经有过苗头了。到现在,是大范围开始放假。

其实我觉得,如果假期不把孩子拴在家里写作业,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也有家长不买账,双职工家庭,年假都休完了,到了秋假,谁来带孩子?

01 春秋假的来历

我查询了一下百科的解释,说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的中小学,除了寒暑假以外,会放春假和秋假,主要是用来帮家里干农活。随着90年代,双休制度推行,春秋假安排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确实,我小时候,在春种和农忙的时候,就会放几天假,孩子们都会回来帮忙,那时候联合收割机都很少,都需要亲自收。

除了给自家干,有些同学还会被安排到老师家帮忙。

记得有次我去语文老师家帮忙,晚上还在她家吃饭了,老师说,现在好好学习,以后就有很多选择,不只是在家种地。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所以学习起来也格外用力,最后考了出来。

等大学毕业,家里的地都租出去了,也没机会回去种地了。回想老师的话,就算不努力学习,也不一定有地种啊!当然,搬砖也没机会,现在送外卖有些地方都用无人机了。

只能说,当下科技发展迅速,春秋假想要回去种地没什么机会了。但也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了。

所以,春秋假复出,是很好的一件事。可以让一直困在学习中的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去大自然中探索。只是,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放假期间,娃谁来带?

02 春秋假到底用来干啥?

从2013年到2025年,国家下发了各种文件,都是针对促进春秋假实施的,在确保每学年上课35周的前提下,机动2周时间,学校可以自行安排,比如传统文化、运动会、文化节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杭州教育局更全面,还考虑到了部分没办法陪同孩子的家庭,学校实施托管,不收取托管服务费,并利用其中一天组织春秋游、运动会等社会实践项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还是有家长认为,既然如此,放春秋假的意义在哪里?毕竟,家长都是按法定假日休息,还有的可能需要加班。再说了,这一放假了,孩子也不能连贯学习了,成绩能上去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我是全职妈妈,春秋假的增加,对我影响不大。但对双职工家庭来说,确实会有影响。老板会允许带薪休春秋假吗?

如果不能,孩子塞到辅导班,或者在家写作业,放假的意义在哪里?就算学校有托管,不还是继续困在四方屋子里吗?

03 对当下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家俩娃都是小学生,一个五年级,一个二年级,现在作业多的,周末双休都要调成单休(每天写半天作业),据说到了初中,周末作业按照平时上课情况布置,如果白天出去了,晚上搞不好要熬到半夜。

还有AI行业兴起,不少家长鸡娃都有些迷茫了,到底怎么卷?甚至有的直接放弃了,学习咋样无所谓,我给孩子多存点钱吧!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聊两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点,学校真正作为

在当下这种混沌的情况下,我觉得需要更多探索。春秋假、课堂内教学模式,都可以有新的形式。

但不管是哪个,都要真正落实下来,而不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比如,我家大宝的学校,带孩子们种韭菜、种草莓、种绿植。二宝的学校更有意思,弄了个“晨鸣舍”,家里有鸡鸭鹅的,可以带到学校去。

如果学校能把这些事情都能持续下去,而不只是面子工程,放不放春秋假,又如何呢?校园内多带孩子探索,家长和学生都会很支持的。

第二点,激发孩子的热爱

当下家长们鸡娃也好,躺平也罢,唯独不能让孩子对知识、对生活没有热爱,那就真的很惆怅了。

比如常说的“空心病”,还有那些动不动因为厌学而跳楼、自杀的孩子,真的很让人心疼。

我一直觉得,孩子的学习力培养,是终身制的。如果能在教学水准上做更多探索,是不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能有保障,学习动力也更足了?

把枯燥的课本知识,讲得更生动一些,教学形式更多样化一些,孩子们发自内心想学,喜欢学,热爱学,这不比什么都好吗?

枕边育儿寄语:

真希望,孩子们在课堂学习时,是积极主动的;在户外活动探索时,是乐于探究的;在生活中,是热烈且热情的。这才是新一代少年该有的面貌!也希望,各部门对教育的探索,是发心发愿,真正能助力孩子成长的!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