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离高考大省,我带俩娃去西藏读书,都如愿进了理想的大学...

橘子:前段日子,有个“2025高考各省本科录取率”的统计数据火了。

河南、广东、江西因为高考报考人数多,本科录取率低,被称为“地域模式”。

其实高考这道独木桥,在哪里都不见得轻松。但是如果教育内卷到,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那咱们就不得不重视了。

花友@朝阳  家就在河南,她家有两个孩子,俩娃成绩都还不错,但是压力也蛮大的,头发都是一把一把的掉,让她心疼不已。

一次机缘巧合,她了解到一条新出路:把户口迁到西藏,带孩子去西藏读书,参加西藏高考。如今,两个孩子一个考进了“双一流”,一个考进了“211”,回想起来,她说:

这是我家做过最正确的一笔投资!

为什么要选择西藏?

这条路难走吗?合规吗?

孩子在西藏读书的体验如何?

带着满满的好奇,我邀请到花友做了一期访谈,她说得很真诚也很详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看完之后,相信你会对国内的高考政策有个崭新的认知。

感谢@朝阳 的无私分享!

西藏林芝一中,本文由@朝阳 发布于小花生App(花友阅读打卡和经验交流园地)

采编:橘子

我们一家是土生土长的河南安阳人。我和老公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没什么显赫的背景,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老公做点小生意,我则是一名高报师。

按理说,我天天跟高考打交道,对升学路径该很熟悉,可真到自己家孩子身上,还是被河南的教育内卷压得喘不过气。

如今,我家儿子今年大四,女儿读大二,他们都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回头看,我们家这几年做得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为了让孩子躲开河南的高考重压,举家落户西藏林芝。

1. 

逃离高考大省

我决定带娃去西藏读书

先跟大家说说河南高考有多难吧。

我做高报师这些年,眼看着考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更是突破了130万。130万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很多省份全年的新生儿数量,可在河南,这只是一届高考生的规模。

更让人无奈的是,河南的好大学太少了。全省就只有郑州大学一所 211,985 高校更是一所都没有。这就意味着,130 万考生要去抢那少得可怜的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有多激烈,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象。

在河南高考,一分就能拉开1500名的差距,分数再低一点,集中段里一分能差 2000 人。也就是说,孩子多考一分,就能超过上千人;少考一分,就可能从本科线掉到专科线。这种 “一分定生死” 的压力,不仅压在孩子身上,更压在我们家长心里。

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被裹挟着不得不卷。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性格和学习情况差别很大。

儿子是老大,从小就内向、稳重,不爱交朋友,平时就喜欢自己待着,花钱也特别省,是别人眼里 “乖孩子”。

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一直很稳定,班里十来名,全市2万考生里能排到2000名左右。按说这个成绩不算差,可在河南,我掐指一算,他最多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公办二本,想读好一点的学校,难如登天。

女儿比儿子小两岁,性格跟哥哥完全相反,情商高,嘴甜,特别会跟人打交道,可小时候成绩差得让人头疼。

小学的时候,她经常考倒数,老师天天给我打电话,让我带她去补课,可她每次都倔强地说 “我不喜欢补课”。我和老公也没逼她,想着孩子总有自己的路,既然文化课跟不上,不如发展点兴趣爱好。

我们试过让孩子学民族舞,可她身高在四年级就窜到了一米七,不适合再练舞蹈了。后来又学了古筝,最后考到了十级。本来我们想,就算她以后文化课不好,当个艺术生,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挺好的。

谁知道六年级的时候,女儿突然跟我说 “妈妈,不是我学不好数学,是之前的老师讲得我听不懂”。原来那年换了个数学老师,新老师的讲课方式特别对她的胃口,她还跟我保证 “下次考试我能考 80 多分”。

我当时根本没当真,要知道,她四年级数学才考 60 分,怎么可能一下子进步这么多?可没想到,她真的做到了。

从那以后,女儿的成绩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往上走。小升初的时候,数学居然考了 98分。上了初中,她进班是12名,初二升到第8名,全市2万考生里能排到1200名左右。

可就算这样,她还是觉得压力很大。

有一次她跟我说 “妈妈,我把班里所有女生都打败了,就剩下前三名的男生,我真的卷不过他们”。

我至今还记得她初二那年的样子:早上6点40必须到校,晚上8点半才能到家,吃完饭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得坐在书桌前写作业,经常要写到凌晨1点多。原来浓密的头发一把把掉,枕头上、梳子上全是她的头发。

我看着心疼,却什么也做不了——在河南,所有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不卷,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 “换条路走”,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天我作为家委会成员,去学校晚自习值班,碰到了年级第一的孩子家长。我跟她感慨 “你家孩子成绩好,上奥赛班、考985都没问题,我们家孩子可怎么办”,结果她轻描淡写地说 “我们家户口已经迁走了,去重庆了”。

我当时特别震惊,连年级第一的孩子都要 “曲线救国”,我们这些中游的孩子,还在河南硬卷什么呢?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满脑子都是 “迁户口” 这事儿。

第二天我就找到那位家长,详细问了重庆的政策,又立刻给在北京做教育的妹妹打电话,让她专门回安阳一趟,帮我们一起研究。

一开始我们定的是重庆,可儿子听说后却犯了难,他从小就不吃辣,重庆的饮食全是麻辣口味,他担心自己适应不了。没办法,我们只能放弃重庆,又把目光投向了天津。

北京很多没有户口的家庭都会选择去天津,那里的高考压力比河南小很多,可我了解到,天津一套房要60-70万,我们家两个孩子,以后还要上学、生活,经济压力实在太大。

我和老公都是靠自己打拼过来的,没什么家底,也不能啃老,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笔天文数字。

就在我们纠结的时候,有个做教育的朋友跟我们提到了西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去西藏读书

其实没那么难

其实,一开始我还挺犹豫的。西藏那么远,气候跟内陆差异很大,孩子能适应吗?会不会有高反?

可当我仔细研究了政策后,发现西藏的性价比其实很高。

首先,落户简单,买房就能落户。当时林芝的房价也就30多万一套,加上手续费、税费,我们总共花了40多万,比天津的房价便宜了将近一半。

其次,高考分数线低,考卷也更简单。同样的学校,在河南要600分,在西藏可能450分就能上,中间差了150分,这可不是靠补课能补回来的;而且西藏用的是全国甲卷,比河南的乙卷简单一点,对孩子来说,压力能小很多。

再次,西藏的交通也很方便,林芝有自己的机场和火车站,到西安的直飞航班只要两个半小时,回河南也不算麻烦。

更重要的是,现在有 “西藏内地班”政策,孩子如果成绩优异,可以在西藏落户后,考上在内地的西藏班上学,这样既能享受西藏的高考政策,又能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林芝一中

确定去西藏后,我们就开始筹备落户的事,前前后后花了整整一年。

那时候正好赶上疫情,各地的政务大厅经常关门,办手续特别麻烦。但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虽然累,但只要一想到孩子以后能轻松一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买房的时候,我们也没怎么挑,只要能落户、能拿到房产证就行,户型、大小都无所谓。最后选了林芝的一套公寓,面积不大,但位置还不错,全部手续办完才花了40多万。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选林芝而不是拉萨呢?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说起宜居,林芝的生活环境要比拉萨更好。林芝被称为 “西藏的小江南”,海拔只有2900米左右,比拉萨低很多,绿植覆盖率高,夏天不会太热,冬天也不会太冷,整体气候宜人。

一开始我还担心自己会有高反,去了之后发现,林芝的气候真的很好,我只在刚到的前三四天有点轻微的头痛,后来就完全适应了。

落户的时候,儿子上初三,女儿上初一,我们把两个孩子的户口一起迁了过去。

当年我们办得早,儿子赶上了“二年学籍、三年户籍”的末班车。我们商量后决定,让儿子高二的时候去西藏读高中,女儿中考那年再去。这样既能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多待一段时间,我也能分阶段陪读,不用一下子兼顾两个孩子。

现在,政策已经收紧了,变成了“三年学籍、三年户籍”,也就是说,孩子必须在西藏中考,并且高考前要在西藏有三年学籍。不过政策也说了,中考前孩子可以在老家读书,只要中考的时候去西藏考就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儿去西藏参加的中考

3. 

换了条路,

孩子们都轻松多了

虽然都是落户到了西藏,但是只有儿子去林芝读了2年书,女儿一直在西安读的“西藏内地班”,并没有离开熟悉的环境。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儿子重新打起了篮球

儿子在西藏读的是林芝一中,那是当地的省重点高中,还是福建援建的。

第一次去学校的时候,我就被惊艳到了。校园特别大,绿化做得很好,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教学楼、宿舍、操场、图书馆都是新的,比河南的很多公立高中都好。教室里的电子屏、新课桌一应俱全,食堂的饭菜也很丰富,有汉族菜也有藏族菜。孩子们可以选择住校,也可以走读。

孩子凭西藏户口和中考成绩就能入学,儿子在林芝一中的成绩也不错,年级能排到50名左右。

一个年级有15个班,其中一半是汉族班,一半是藏族班。孩子们学的课程是一样的,差别在于藏族班要多学一门藏语。

在西藏读书,比在河南轻松多了。

儿子在林芝一中,选的是走读。早上7点40到校,中午能回家休息一个小时,下午6点多放学,回家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再去上晚自习,9点半就能到家,10点半之前就能把作业写完。再也不用像在河南那样,天天熬夜到12点,上课的时候困得直打瞌睡。

林芝的学校特别重视素质教育,这是我最惊喜的地方。在河南,体育课基本都被语数英占了,可在林芝,一周有四节体育课,必须上;高二的时候还有音乐课,儿子说他们会学唱歌、学乐理,还会组织合唱比赛。

儿子最喜欢打篮球,以前在河南根本没时间,到了林芝,晚上下了晚自习,还能去楼下的篮球场打十几分钟,每次回来都满头大汗,却笑得特别开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儿子在西藏林芝一中

女儿在西安读“西藏内地班”,高考也在西安考

儿子到西藏读书的第一年,正好遇到女儿初三要迎接中考。

我兜兜转转,在林芝找到一个河南老乡合租,那位老乡的孩子也在林芝一中上学,家长在那边陪读,能帮忙照顾儿子的生活。我则留在河南陪女儿备战中考,每天早上送她上学,晚上陪她写作业,跟她聊学校的事,缓解她的压力。

好在女儿很争气,中考考得不错,顺利考上了“西藏内地班”,被分到了西安的一所学校。

这个学校招收200个西藏户籍的孩子,按中考成绩录取。

女儿在西安上学,学习内容和高考难度跟在西藏是一样的。而且高考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在西安考点参加西藏高考。

儿子考上大学后,我去西安陪读了两年,顺利把女儿也送进了她心仪的大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儿在西安就读的“西藏内地班”

陪读妈妈在西藏,找工作挺轻松的

女儿去西安上学后,我就立刻收拾行李,去了林芝陪儿子备战高考。我在林芝一中附近租了套房子,骑电动车到学校只要五分钟,儿子中午、晚上都能回家吃饭、休息。

在林芝陪读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轻松很多。我还找了份当地的工作,说实话林芝的工作挺好找的,因为汉族人相对来说文化程度高一点,像超市、中介这些岗位都很缺人,只要认字就能找到工作。

我上班的地方离出租屋不远,每天早上送儿子去学校后,我就去上班,下午提前下班回家给儿子做饭,日子过得很充实。

儿子在林芝的变化很大,以前他在家的时候,我做的饭不合胃口还会发脾气,现在却懂事多了。

我们租的房子在三楼,没有电梯。我每次拎着重物上楼就喘得不行,儿子就跟我说:“妈妈,你平时别买大米、面粉这些很重的东西,到周六周日我帮你拎”。我刚到林芝的时候不认识路,儿子还骑着电动车带我到处转,说:“到了我的地盘,我带你熟悉熟悉”。

儿子高考发挥得不错,考了463分,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了。那是一所双一流大学,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是600分,而在西藏只要450分。儿子一直想要去南京读书,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我们都特别开心。

女儿高考的时候也很顺利,考了550分,被北京的一所211大学录取,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这所学校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是638分,而在西藏只要536分。现在女儿经常跟我说,她在大学里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眼界开阔了不少,还加入了学校的社团,每天过得很充实。

有时候回想起来,当初做决定的时候也很忐忑,不知道这条路对不对,但看到孩子现在的状态,我知道我们选对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花友在西藏

4. 

去西藏读书

“合法合规”就不容易踩坑

有人会问,西藏的教学质量如何,到了大学会不会跟不上?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我儿子现在大四,女儿大二,他们俩都觉得进了大学后,学习并不吃力。而且两个娃都正在准备考研了。

儿子还跟我说,要是在河南,他可能只能上二本,身边的同学也都是河南的,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可现在在南京上大学,他认识了不同省份的同学,跟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做项目,不仅学习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强了很多。

回想起之前,我去同济大学学习的时候,院长跟我说过一个事儿:有个河南的女孩,高考考了650多分进了同济,成绩特别好,可让她用嘴表达的时候,她却说: “你给我几道题,我能写出来,但我说不出来”。

这就是内卷大省的现状,孩子只会做题,却失去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我很庆幸,我的孩子没有变成这样。

还有人会问,去西藏落户这条路还能走吗?

我的答案是 “能走,但一定要合规”。

现在有很多黑中介,说不用去西藏读书就能高考,或者让你跟藏族人假结婚落户,这些都是不可信的。每年都有几百个孩子,因为手续不全报不上西藏高考。

最稳妥的还是按照 “三年学籍、三年户籍” 的政策来,让孩子在西藏读高中,既能符合政策,也能让孩子适应环境。当然要是能考上“西藏内地班”,那就更好了。

当然,去西藏也不是没有缺点:孩子还小,需要家长陪读;而且很多人对西藏不了解,觉得太远太偏,不敢尝试。

但其实去了之后会发现,林芝的生活很舒服,治安也好。

在林芝,碰到下雨很多人就把电动车停在路边,钥匙都不拔,放个两天车也不会丢;有一次我把刚买的油、面放在电动车上,去办手续离开了两个小时,东西都没人拿;还有次一个同学的家长丢了个20块钱的充电器,报警后警察追查了四天找了回来,这在大城市都很难做到。

林芝的风景也特别美,春天有桃花,夏天有绿树,秋天有红叶,冬天有雪山,每次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我都觉得心情特别好。我还拍了很多照片,有校园的、有风景的、有日常生活的,每次跟朋友分享,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西藏。

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庆幸的不是让孩子考上了好大学,而是让他们在最好的年纪,不用每天埋在题海里,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有时间认识不同的人,有时间看看这个世界。

教育从来不是只有一条路,也不是只有分数最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快乐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西藏林芝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