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假努力”毁了孩子的中考!
我家Coco升入初中的第一次家长会,有幸遇到一位初三的毕业班老师,她很热心,在中间等待的时候给了我们几句忠告。
她说:“我带过近10年的毕业班,我发现初中生有十大‘假努力’,家长一定多观察,孩子踩中2个就可能无缘重点高中,要是中5个以上恐怕就没有高中上了!”
我当时仔细记录了一下,发现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出来,一起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几个?

01笔记高手
有一类孩子笔记记得特别好,各种荧光笔划重点,字迹工整,全班都来找他抄笔记。
可考试成绩却一直中等,到了初二就有可能掉下去。
这是孩子手在动,脑子却没动。
记住上课最重要的一定是“跟上老师的思路”,先动脑子,有余力了再记录重点。
02错题本用错了
到初中了,不整理错题本,成绩肯定上不去。
但有一类孩子,每天熬夜整理错题本,可考试时,同类题型却还是照错不误。
这可不是粗心大意,是他根本不会用错题本。
错题本必须要流动起来,每周都要重做错题,把会做的剔除出去,把新错题累积进来。
错题本要“活起来”才有用。

03听课不认真,晚上拼命学
有些孩子白天在课堂上神游天外,晚上作业写到很晚,本末倒置,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课堂一分钟,抵得上课后一小时,上课不争分夺秒,下课学得再苦再累也没用。
学得晚了,导致第二天浑浑噩噩,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04难题直接翻答案
这类孩子特别依赖答案,题目稍微难一点,就开始翻答案。
翻完了还沾沾自喜:“哦,原来这么简单!我会了!”
其实,这不是真的会,他没有参与解题的思考过程,下次遇到同样题型,照样没思路。
升入初中了,一定要给自己定个规矩:难题至少思考10分钟,实在不会才能去看答案。

05完成作业万事大吉
到了初中学科增加了很多,每科都有作业,加起来要花不少时间。
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就是写作业,写完已经很晚了,就睡觉了。
这个一定要警惕,因为知识是会被遗忘的,一直学新知识,不去有规律地复习,就是狗熊掰棒子,一点也落不下。
06只学喜欢的科目
要知道,中考考察的是总分,如果一门弱势学科刚刚及格,那几个优势学科也给它背不回来。
所以初中三年一定要杜绝偏科,可以让孩子分析自己优势学科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弱势学科中去试一试。
还可以每天固定时间,攻克薄弱学科,越是不会的,越要天天见,不能逃避。

07没有计划,或根本不执行
初中时间紧任务重,每天、每个周末、国庆长假、寒暑假,都要制定计划,并且落实完成,要不一切都是泡影。
但很多孩子要么不会定计划,要么计划定得“假大空”,根本落地执行不了,每次还要面对计划落空的打击,就会有厌学情绪了。
记得,计划一定要少而精,而且落实执行也非常重要。
08预习复习走过场
很多孩子,预习就是翻翻书,复习就是看看笔记。
预习时,从不做练习题;复习时从不复述知识点、不重做错题,看似学了,实则就是糊弄事。
其实预习、复习都是在对抗遗忘,每次别嫌麻烦,多做几遍,才能形成长时记忆。

09眉毛胡子一把抓
初中科目多了,孩子很容易抓不住重点,老师说过的都要重点背,练习册所有题都要复习,这样只会占用大量时间,成绩提高却不明显。
其实初中三年考的都是中考的核心考点,如果孩子能抓住重点,只复习重点,时间能节约至少50%,却能在考场上答对90%以上的题目。
核心考点都是孩子的提分重点,与其去复习那些不知道考不考的内容,还不如抓住核心,全力攻克,时间也花得值。
初中生真正的努力,不是耗时间,不是自我感动,而是每一次的高效思考。
把不会的弄懂,把不对的纠正,每天看似缓慢的进步,就是中考孩子最大的底气!
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