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心理关爱的重要性

产后心理关爱的重要性

关注产后心理障碍

身心健康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但女性的心理健康往往被大多数家庭所忽视,特别是女性产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被另一半所忽视。

尊贵的各位男士们,当您喜提一小棉袄或皮夹克,在您心情大好的时刻是否第一时间关注到与您共同铸造爱情结晶的心上人呢?

亲亲抱抱举高高

牵手壁咚摸头杀

(^_-)

统统来一遍

爱你爱你好爱你!

……

也许您一句朴实的话:“老婆,辛苦了!”一个简单的掖被角动作,或者一个帅气的摸头杀及轻轻的额头一吻,都会使她感动的热泪盈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那么,您在她月子期间是否保持了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呢?是否关注到她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呢?下面我将谈及一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产妇产后心理问题——产后心理障碍。

产后心理障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产后沮丧及产后抑郁症。经过妊娠分娩之后,女性的身体会有很大变化,再加上对宝宝的哺育,精神上也处于剧烈的转换期。

在产后分娩的疲劳还未缓解的时候,就要开始照顾宝宝了。产妇在忍受产后体内激素急剧变化的同时,还要承受分娩带来的疲劳、睡眠不足、对育儿方面的担心或丧失自信等精神上的紧张和混乱,同时,民间关于“坐月子”的陈规旧俗,也会给产妇带来困惑和压力。还有一些妈妈会患上“产后抑郁”。产后精神上会有哪些变化?

产后抑郁症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激素的影响、分娩育儿所带来的身心疲劳、家庭环境、自身性格原因等等。

1

内分泌因素

产后体内激素急剧变化对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起着一定得作用。

2

遗传因素

产后心理障碍的潜在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高。

3

心理因素

患者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产后亲属关心较少、经济状况不佳、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与产后心理障碍存在相关关系。年龄≥35岁的产妇,由于机体条件差,妊娠并发症多,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偏高。

4

分娩方式及结局

产时并发症、难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均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关。不良分娩结局及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产后抑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产后的多数产妇感到心情舒畅,然而,具有内向型性格、保守和固执的产妇,其依赖性、被动性,忧郁和缺乏信心较为明显。其中部分产妇在产后可进一步发展成为产后郁闷、焦虑等,即所谓的产后忧郁综合征。

产后抑郁的症状:产后第3-4天到1-2周之间出现暂时的轻度抑郁状态。除了情绪低落不稳定、感觉孤独、疲劳、易忘、焦虑烦躁、爱哭、失望、忧郁不安、头脑模糊而无法做家务、失眠、头痛等外,还表现出对育儿有抵触、对老公有敌意等等各种各样的症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症状一般情况下都是暂时性的,不需要治疗,过一段时间就自然好转了。对有伤害行为的产妇应高度警惕,注意产妇自身及婴儿的安全保护。重患需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给予治疗。

预防和应对方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难说有什么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但任何事都以积极的心态来考虑,不焦虑、不对一切都追求完美、不与他人比较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还要多加强与老公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身体状态和你现在的心情。另外,多与好友或处于同样境况的朋友交流、充分利用周边人的帮助,也都是很好的方法。

发病原因主要是社会心理性的,其中夫妻间的关系及个人性格、品质至关重要。所以,社会心理上的护理,特别是丈夫、家庭的支持和关怀是最重要的。丈夫及其家庭成员要多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倾诉与放松。不仅要从物质上提供支持,还要从感情上更加爱护和关怀产妇,丈夫和亲友要与产妇加强情感交流,关心、体贴产妇,使其增强自信心,维持心理平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注意环境卫生:产妇休息、哺乳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居室要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产后衣着适当,清洁、舒适、冷暖适宜,不能与正常生活相差太远。

保证充足睡眠:指导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增加白天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营养,尽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

夫妻同步:共同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协助并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增加母子亲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属应从各方面去关心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早期识别产后心理障碍,家庭及医院共同努力保证产妇身心健康,才能使产妇顺利渡过人生这一特殊时期。

-完-

祝妈妈们健康快乐

越来越美!

感谢您的关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供稿:赵静(中心产房)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尚怡君(宣传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