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巧|讲好公开课的5个技巧,值得老师们收藏!

要讲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做好、做细方方面面的工作,下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说讲好一节公开课要注意的事项。

一、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很多老师认为,讲课题目还没定下来,所以没法准备或者还不着急。其实不然,抽题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上好公开课的知识储备阶段。

我们可以先暂定一个课题,有目的地准备一下,算是练兵。这时候的准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海选、吸收、精选、创新。

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先浏览一遍,根据所讲的课和自己的讲课特色取其精华,大胆 “拿来”,为 “我” 所用。别人的例子不应生搬硬套,但他的思想可以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切记,一切创新的前提,都是结合了自己的风格。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备详案

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相当于把书读到由薄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必须做到事无巨细,这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2. 备学生

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问题,需要提前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地突破难点。

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学过,就要在备课中适当加深难度;如果内容忘得几乎差不多了,还需对以前所学的重点加以回顾;如果从来没学,就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课上的内容也要低坡度进行。

尤其是抽题后讲课顺序不是在第一天的老师,要注意前面选手的课堂是否切实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要提前去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否则,前面一个选手的失败可能影响到你的发挥。

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

具体说,创设情境时要想,怎样的情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计问题时要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要想,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直观有趣?

另外,要考虑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把重点内容放在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解决。切不可放在课堂一开始或者半小时以后学生思想松懈的时段;还要考虑学生的情绪波动,就像 “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情绪也可以时松时紧,如果课堂中能带领学生达到一个高潮,那必然非常精彩。

比如在课堂活动中可以采用竞赛、小组讨论、放松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

再次,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讲课时普遍存在的弊端:教师讲得太多。教师的角色要由演员变为导演,现在评课更注重评教师 “导得多好” 而不是讲得多好。

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这是合理的。但是,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应该讨论,而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说到底,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3. 备听众

公开课是供大家观摩、评论的课,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有时需把听课者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

比如,在要求学生看阅读材料时,要将有关的内容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听众,以免让有些听课老师由于不熟悉所讲的内容而跟不上思路。

说到课件,大家需要注意:课件上一屏内容不要太多,不要满满的都是字。还要注意字体的大小,要让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看清楚;字体颜色与模版底色的对比要明显;不要太鲜艳,跳跃活动的东西不要太多,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4. 新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全面

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关注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获得了哪些发展和收获。

教学目标分为三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一般教师都能达到,但对于情感目标,平时讲课时总是模棱两可。如果一节课能渗透一定的情感教育,那教师的讲课水平就很不一般了。

5. 新课的导入力求新颖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 “一石击破水中天” 的效果。导入方法有很多,如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设疑导入等。

6. 教学环节的过渡力求自然

备课时应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力求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清晰而流畅,学生的思想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突兀的转折被打断。

备课时要注意寻找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它们串联起来,而不是机械地用 “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 这种单一的方式生硬地把学生拽过来。

7. 课堂检测的选择力求精炼

选入公开课中的课堂检测题切忌 “繁” “难” “偏” “旧”。课堂检测题应紧扣教学大纲的重难点,难度要适中,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也是你课堂效果的见证。此外,题目要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

8. 授课过程力求有亮点

课上完了,要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哪个环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没有给听课老师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地方?哪个环节会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如果没有,说明这节课准备的不够好,没有亮点。这个亮点不仅是形式上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这个亮点必须为内容服务。

三、反复试讲,及时修正

无论课前把教案准备得多么熟悉,都不如进课堂给学生们试讲一次所获得的经验来的直接和丰富,更有针对性。

试讲不一定要有指导老师听,只要自己在学生面前讲一遍,这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看学生的反映和自己的情绪就知道了百分之八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若有指导老师听课,每次试讲完后,听课老师都会提很多宝贵的意见,这时候不要仅仅是听,因为很多老师照顾你的面子,提的意见很委婉,可能话里有话;另外很多意见你可能当时理解不了,要一字一句记下来,回去慢慢琢磨。

课堂语言要精炼、力争不重复一句话,即使是夸奖学生;不要有口头语;不要站在讲桌旁,要融入到学生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听,和颜悦色地注视学生等。

如果试讲多遍,准备地很充分了,自己有信心了,自然就不会紧张,不仅能流畅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能迸发出很多 “临时的” 灵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试讲会让你的课变得更好,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

四、正式讲课

首先,要考虑着装。尽可能穿职业装,显得大方得体,干净整洁。女老师可以化淡妆,显得人很精神,给学生和评委一个优雅干练的第一印象。

其次,克服紧张情绪。有的老师在讲课之前很紧张,其实这很正常。克服紧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如果准备充足依然紧张,可以做好以下的心理调节:

教师可以抱着学习研究的心态上课(可以安慰自己我是来学习的,是来抛砖引玉的,丢人也无所谓,丢了人我更明白哪里该改进);以展示的心态上课(我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方案,急于向听者展示,展示自己的讲课水平);以 “我能行” 的心态上课(来点阿Q精神,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课堂,我准备得很充分,这节课由我做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再次,要有课前调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 “套近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一方面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借此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

授课过程中力求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要有激情,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撰写教学反思

其实一节好课,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没有 100% 完美的课,因此,平时将每次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反思写下来,会成为教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准备一节课时,把以前写过的教学反思浏览一遍,避免曾经在课堂上出现过的不足和失误再次出现,会对本次授课有不少帮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得来说,一节好课应该是:老师教得自然流畅,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听课者听来舒服顺溜。当然,如果有 80% 的老师说好,那么这一定是一节精彩的、有亮点的课堂!

来源 | 英语好教师

标签: 公开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