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扬州这位老师,给家长们带来了惊喜!

她,从农村来。从那个仅有两排简陋校舍,9个班级规模的农村小学来;从一个每逢阴天下雨就泥泞不堪、操场四处积水的苏北乡村小学来。农忙时,她带着孩子们勤工俭学:捡麦穗、拾花生、挖红薯;闲暇时,她和老师们亲手建校:敲石块、填泥坑、夯土墙。手抄的1—6年级的课程表上都有“戴秀梅”的名字,那些年,学校就是她的家,她爱她的家。

她来了,就扎根了。2003年至今,她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播撒在扬州这个大爱之城,她说她是幸运的,她热爱扬城这片教育的乐土。

戴秀梅,一个学生爱戴、家长信任、同行赞赏的优秀园丁,从苏北农村到苏中名城,一路走来,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爱的交响!

师爱如山又如水——山的高尚,水的柔情

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那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想师生同心,产生共鸣,你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和谐共振。

星星之火,可燎原。那一年,她的女儿刚一出生就被诊断为“脑瘫”。每每万家灯火阑珊,她还在给女儿按摩上药,做康复操。夜深了,15瓦的昏暗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备课、自我说课、批改作业的身影从未懈怠。周末,她独自一人(爱人远在福建,爸爸重病在床)带着年幼的孩子辗转奔走于各大医院求医,又或是打短工(工地搬砖头、帮割稻谷、在饭店做小时工、卖菜),但从未因自己的一个孩子而耽误班里的51个孩子。初为人母的她更加明白在那个贫穷的小村子,孩子就是每一位家长的祈盼与明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51个懂事的娃在多项评比中脱颖而出,戴老师个人也被评为“新沂市优秀班主任”。8年的求医奔波,她竟从“脑瘫康复”医生的治疗方案中琢磨出一套“种太阳”的班本课程研究,并巧妙地运用于班级管理,“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成长共同体如星星之火做燎原之势沿袭成规,将爱的阳光带给她班级的孩子们。

山不过来,她过去。丽丽刚入学时,父母就告诉戴老师:孩子有自闭倾向,治疗中。看着那双迷人而又充满灵性的眼睛,真是难以置信。于是戴老师悄悄地观察着:丽丽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从未间断,悄悄地来,悄悄地走,除了上厕所,她哪儿也不去,一直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无语,期末考试成绩均为“0”,试卷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曲线。这样的孩子更让戴老师心疼,她想起老爸的话:“孩子小,一切都会好的。”是呀,自己的女儿都能让病魔望而却步,丽丽一定也可以!于是,每天坚持尽可能多地对着丽丽讲话成了戴老师的必备功课,诸如:“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今天的午餐怎么样?”“需要我帮你挑一下鱼刺儿吗?”“你的声音一定很好听,我好想听听。”“借支笔给宁宁用一下,可以吗?”“谢谢,乐于助人的你值得所有人学习”……虽然基本上都是独角戏,但心怀希望往往能创造奇迹。除此之外,戴老师还发动任课教师、班干部携手同进,每天坚持和丽丽说一句话,并针对性整理行之有效的交流语言,带动整个班集体燃起来:“我们想玩跳皮筋,就差你一个啦。”“我想去找英语老师问题目,一起去吧。”“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学习小组!”……班级的温暖,悄悄地熔化着她心中的坚冰。

第一个学期过去了,偶尔你会捕捉到丽丽惊鸿的莞尔一笑,那是如此美妙。第二个学期结束,你会不经意间听见丽丽和小伙伴的互动应答,尽管声如蚊小。3年的春夏轮回,女孩已经能自如收发作业簿了,时不时地还会喃喃细语:“小凯,我帮你把英语作业簿卷角理整齐了。”毕业季,女孩那篇名为《致敬我的老班,我的你》让在座的所有人潸然泪下:原来,6年来她全然记得大家的好;原来,6年来她一直在心底奋勇向前;原来,她才是那个用6个秋冬诠释一个都不能少的“你”……

师恩如江又如海——江的悠远,海的宽广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一个心中时刻关注着学生生命成长的班主任,必然会怀揣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和崇敬。

少说多做,身为范。那天鹅毛大雪,滴水成冰。彤彤拉肚子,内裤、毛裤、毛衣、袜子上、手上满是大便,一股股恶臭直冲脑门,看着眼前的一切,戴老师二话没说,立即将孩子的脏衣服脱下来。考虑到天冷,又没有暖气设备,步行去最近的浴室也要近1个小时,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长袄包裹孩子,并烧好热水帮孩子一遍遍擦洗。家长得知赶来时,孩子已经穿上了干净的衣服。拉着孩子温暖的小手,接过洗好的衣服,家长满怀感激,说:“每次我遇到这事儿,都是直接把所有衣裤都扔掉,实在是难以下手!今天,您比我更像妈妈!”

以心换心,心相连。6月18日那天,叶子同学发生车祸,面部缝了近百针,为此而绝食。接到家长的求援电话,她多次往返医院,进行心理疏导。看着卡片上句句真挚的祝福,拉过老师轻轻按摩的大手,孩子改变了消极心态,勇敢地接受了治疗。

小然曾是幼儿园里的一霸,就是老师让向东,他肯定是向西的那种。初入小学依然如此:打架、上课随意怪笑、往女生桌洞放蛤蟆、偷偷剪掉前面女生头发……那天他脚腕扭了,肿得透明。戴老师将他从教学楼四楼一直背到餐厅,汗水湿透了衣衫,那天小然流泪了……后来的微妙变化令人惊喜!

小威,一直跟着年近7旬的爷爷生活,爸爸早在他还没有出生时,就因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妈妈生下他三天就弃之而去。他,考试从不答题,一律交白卷,11岁了,才勉强升入二年级;一个人坐两张桌子,也总能搅得四邻“逃窜”;这还不算,刚接手他的第一天就缺席打架去了。胳膊被砍了一刀,没钱打麻药,缝了16针,硬是没吭一声,一个“狠”字更张扬了他的个性。当天晚上,戴老师叩开了他的家门。与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棚”。四壁透风,如果遇上大风雨,那必定是“屋内哗哗水汪汪”,要不是政府每年的救济,很难想象出那年那月那个“老破烂王”是如何养大孙子的。

一推门就看见小威半侧着身,蜷缩在床角那油黑发亮的破棉絮中低声呻吟。伸手摸去,孩子的脑袋烫得像个刚出炉的红薯,看着老人干瘪深陷的眼眶,这个自己满身负债、已经几个月连盐都买不起的年轻班主任,背起孩子步履蹒跚地走向医院。她掏出仅有的、原本准备给身患重病的女儿输液的28块钱,捏了又捏,红着眼睛递向了收费窗口。

两个星期后,小威再次踏入课堂,人明显瘦了一圈,眼睛里少了些顽劣,多了一份本应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童真。课间,小威匆匆塞了一张纸条给戴老师,飞也似的跑掉了。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

收获如夏又如秋——夏的茂盛,秋的丰硕

每一个灿烂的微笑,都是一朵柔美的花儿。每一次绚丽的绽放,都是一次醇美的感动,温暖了你,也温暖了我。

人人都是,暖心宝。坤,是戴老师班里的小不点,一个腼腆的小姑娘,一个总爱跟在老师身后悄悄观察的小姑娘,一个一到冬天就跟戴老师一样双手长满冻疮的小姑娘。自从收到戴老师送她毛绒手套的那个冬日开始,似乎有些东西在改变着……

那个冬日:午饭前,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寒风凛冽,侵人肌骨。班上只有12个孩子带了伞,怎么领着孩子们去吃午饭?“戴老师——”一个细小的声音响起,“我告诉你奥,我——今天——带了——两把伞!”

当看到戴老师把自己的羽绒袄、班级备用的爱心雨伞都送出去了。坤,有点蒙,局促不安地拿起原本为戴老师准备的雨伞,想了想,最终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雨伞送给了几个没有伞的小伙伴。

孩子们三两个合撑一把伞,紧跟着老师前往食堂。有几个孩子看戴老师穿着单衣淋着雨,硬要把伞塞给她,结果被她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快躲到雨伞底下,要是感冒了,我可不准假!”又有谁知道,她的心有多“暖”!

到了餐厅刚坐下,标标就给戴老师盛了一碗热腾腾的汤:“戴老师,戴老师,快喝点儿热汤吧,千万着凉啦!”洁洁拿着一块漂亮的卡通手帕,温暖的小手在戴老师那缀满雨珠的脸上轻轻擦过。

“戴老师,你会不会感冒啊?”坐在身旁的欣欣抬起稚嫩的小脸,满是担忧。

“那—你想不想戴老师感冒呢?”

“当然不想!”脱口而出的不是答案,而是那暖暖的阳光呵。

“那—我肯定不会感冒!”欢笑满屋。

携手家长,沁花香。家访,访的是一片真情,一份关爱;建立的是育人的共识,彼此的信任;展现的是家校携手的美好期待。戴老师每学期坚持上门家访,覆盖率100%,从未间断。听,2020年5月6日复课首日“线上家访”时,家长这样说: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开创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寒假。小神兽被困在家,最初每天趴在阳台上闷闷不乐,各种抓狂,甚至闹起小脾气。自从班级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系列活动,孩子更加阳光:《家有小厨》、《父子悦读》、《宝妈论坛》、《周末影院》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经典共享》、《科技与新冠》、《抖音祈愿》、《开学宝典》加足孩子前进的马力。爱在国际,行动在五(3),感恩有你!

——滕艾妈妈

工作在农村社区第一线的我,几天才能见到孩子一次。孩子天天闷在家里很烦躁,戴老师带着我们通过“成长联盟小组”帮助他制定了学习、娱乐的作息时间。每天坚持在楼下做运动:踢球、跑步、学骑自行车……每天坚持课外阅读1小时,用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日子充实了,孩子不再烦躁不安,也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碎片化时间。

——周杨妈妈

我的孩子是坐不住的那种,只要一写作业,5分钟都不能坚持:一会儿上个洗手间,一会儿喝水,一会儿肚子饿……作为妈妈,我真的是身心疲惫,甚至想把他丢掉,真的,毫不夸张!戴老师推荐我们使用“番茄闹钟”对孩子进行了一连串的连锁塑造,现在的他已经不再让家长操心。这次漫长的疫情期间,孩子独自一人在家按照学习计划参加线上活动、收看电影、课外阅读、打扫家务,每一天都给我们带来惊喜。

——周浩然妈妈

戴秀梅老师一路走来,就这样辛劳着,快乐着,播种着,收获着……她付出的滴滴汗水,被学生凝炼成颗颗珍珠,装饰在师生情感的彩练上。她踩过的荆棘,竟开出了缤纷的花朵,努力装扮江苏教育的春天。

标签: 扬州 丽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