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7岁,无一技之长,学什么才有的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我改变了很多人的一贯思维。

其实这是安于现状的心理,人总是在改变现状和维持现状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经常有女群友问:“幽哥,我是先生娃再考研,还是先考研再生娃?”

乍一看,这貌似是一位已婚刚怀孕的少妇?不对,真的少妇此时已经不会这么问了。这个问题主要来自毕业多年的单身女孩,多年指≥5年。她男朋友都没有,为何想自己结婚后再生娃后再去考研呢?

很明显,这就是给自己的一个选项制造麻烦,然后让人也让她自己觉得目前不去考研显得正确。考研现在(今天)就可以开始,生娃后有时间再考研选项,则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后,届时考不考届时再说。

搞了半天,这就是在“现在啥也不做”和“现在就行动”之间,选前者,只是差一个懒惰的理由。如果一个长者或者幽哥这样的人都肯定了我,那我就可以懒惰到底了。

接着,你说毕业第三年,我是先考研,还是先考公?

这是个最常见问题,在我的星球提问中,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其实,提这种二者必居其一问题的人,主要是两个考试都没有准备,甚至TA有没有考研、考公资格都没有去调查了解下的人,TA就来问非此即彼、考了这个我就没时间考那个的疑问。

将明明周期不同的两个事物,放在同一时间且提前做出选哪个的判断,搞得这世间的事情都非此即彼的,这其实只是一种借口而已,自欺欺人的方法,也是自己本身懒惰的障眼法。

这句大家应该都听过: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一句话,好好学习,不要找借口。

所以,你问:我是先考研,还是先考公?

回答:当然俩都考,同时考,考不上明年再考一次。

最简单的,看了我的文章后,有人原本对体制内工作甚至深恶痛绝的,现在180度大转弯,拼了命的要去考公务员;

原来觉得学历不重要,能力更重要的,现在疯了似得要提升学历,大专要考研;

还有人在老家待到50岁,还来问“我去北上广深大城市去还来得及吗?”......

以上都是平时你想不到的转变。接下来就是TA一大篇的个人说明,来倒苦水,说自己碰到了哪些或者我说过的全部弯路,然后问怎么办?

你看到没有,我幽哥就成了重症收治所。

幽哥

但是,最难的就是立足现实,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逐渐改善,而不是推倒重来,你长篇累牍的描述自己错失的多年,为何急于在今天一天或者短期就能获得答案呢?

这里有个悖论,真知只有在你走了弯路后你才会信服,提前告诉你,你不会在意,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所以,对于根本没看或者只看了我一两篇文章的人,比如“我突然看了你一篇文章,觉得很受用”“我很迷茫,昨天接触到你的文章并看到深夜”......这种一般我都不会搭理,这明显是急功近利的人,想突然有个改写人生的灵丹妙药。

其实功夫在于平时,我们今天就来看下平时不努力,或者叫做自己荒废青春的原因。

我们看换城市,很多人在老家体制外一直低薪待到30岁,甚至40岁开外,他尤其她还要来大城市。说得不好听,你早干嘛去了?一开始头两年就完全能知道小城市的工资低,小城市体制外是最苦逼的人生,你又不是现在才知道。

大多数人实际上会选择后者,直到维持不下去。这里面的原因,还包括改变现状时有很多未知,你和你的家人、亲友等很容易就还没有发生的改变提出质疑,而现状是已知的,所以大多数想改变的思维都最终会被丢弃。

后面的状态就叫做温水煮青蛙。

比如提升学历,说到考研,我们总是有人大四不去考研,他反而在毕业多年后想起来去考研究生,你说这成本是不是陡增?

实际上过去多年的弯路,这种一直弯下去的思维和行动,都是有惯性的。很多人来咨询我,还是传统思维,你要知道你已经走的弯路越多,对我来说越麻烦,想帮你改善的成本越高、手段越少,在我这里越是不被待见。

我也是喜欢刚毕业甚至一张白纸的职场新人,可塑性才高,我的时间成本才更低。我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也不是电视上的海选哪个候选者的故事越煽情、身世越悲催,越能博得观众的同情和选票。

类似的,还有“接下来我是跳槽还是备孕”“是考完PMP还是现在就行动”“是确定了考某个好就业的大专专业还是函授、成教、自考本科更好”......

这种问题,我一般都会用“我是先呼吸还是先吃饭”“先上班还是先小便”“先工作还是先谈恋爱”等做比喻,去告诉对方应该同时两手准备,不要懒惰。

这多么愚蠢,愚蠢到接近中学学弟的思维水平。

我们来看知乎上我收到的一个公开提问,来自一个17岁的男孩。

实际上这种我一般都是不回答的,因为对方并不一定能看懂我的回答,但因为确实能挽救一个即将不思进取甚至要退学学弟的人生,还是回答了下。

意思是:

没钱的时候,可以出卖自己的体力和脑力;

稍有钱财时,多多动脑,使用算计甚至权谋,来让收入和财富不断提高;

钱多了后,有了巨额的存量资产,要顺应潮流而投资,不要逆时代而动,同时也需要珍惜时间,有钱人的时间很宝贵,从而不断让钱生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放到你身上来,17岁,脑力还不够,得读了比如本科22岁毕业,最好硕士25岁毕业,这样就有脑力去赚钱了。

如果本科、硕士都因为你的智商或者你说的家人不支持而读不了,则最好还是想办法去读。

仍然客观情况糟糕,上不了大学了,连大专都上不了,则高中毕业也可以直接工作。不过此时就只有“无财作力”中的体力活可以做了,因为脑力不够。

你现在的主要精力、时间、方向,应该花在如何考个好大学上面,考上了再去担心学费和家人是否经济上支持你的问题。

大家都说你聪明,17岁能提出这个长远问题,我看未必。你是学习没有起色、一点不用功、懒惰,才高中生,就是先用“家人不支持”来为自己还没到来的高考做铺垫,也就是为高考考得差、没考上来给家人和周围熟人甚至网友做一个预警。

这跟小学生考试卷子不及格,带回去给父母签字前,自己先大哭一场说自己被同学欺负、说自己没有眼镜看不到黑板、说自己不想上学了,类似。你的情况比他还要严重,更加矫情,你是事前提前预谋,这位小学生是事后补救,你的情况更加恶劣。

你此时出来赚不了多少钱,搬砖都养不活自己,学什么东西或者技能,都是借口,学了也没用。你也学不会,你连高中考试的知识都学不会,还“学个技术”,说得那么高大上,看起来未雨绸缪。

我看你是为了自己懒惰、不学习、贫困一生甚至犯罪埋下了伏笔。

编辑于 2020-10-16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到这里,我们各位读者,已经毕业后的师兄学姐,你别连17岁的学弟还不如,或者跟他一个思维水平,总是找各种借口,从而不去做正确的事。

懒惰二字,是青春绞杀机,也是未来找不到后悔药的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标签: 考研 幽哥 毕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