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成绩很差,到了三年级开始突飞猛进,是孩子开窍了吗

有些学生,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平平,甚至可能很差。但到了三年级,突然发生了变化,成绩突飞猛进,甚至可以排到年级前列,很多家长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孩子“开窍”了。

同事小李也是这种情况,小李儿子就读的是上海一所知名的民办小学,尽管有一定的基础,也上过幼小衔接班,但在一二年级时,成绩相当糟糕。

小李为此也费尽了心思,但几乎没什么效果。然后到了三年级,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孩子像开了挂一样,成绩飞速提升。

从以前的班级吊车尾到年级前5,只花了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小李为此也在单位里笑得合不拢嘴,称儿子终于“开窍”了。

那么,是否真的存在“开窍”这种说法呢?其实并不是,以小李儿子为例,其实他儿子成绩提升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l环境的适应需要时间

孩子的智力不可能发生突变,所谓的开窍本来就是一种一厢情愿。更为科学的说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

以小李儿子为例。孩子在进入这所小学时候,基础明显弱于其他同学,再加上民办小学教学进度快,小李儿子适应环境能力又不强,几种因素一综合,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无论是环境的适应,还是把基础打扎实,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可能因人而异,但必然存在。

l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

小学一二年级,孩子之间的学习习惯差异极大。甚至有些小学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学习习惯,完全在随波逐流。

学习习惯,尤其是学习效率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其重要程度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可以这么说,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想要持续的优秀,几乎不太可能。

无论是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还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尤其是那些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孩子,更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l家长的督促和帮助

事实上,小李儿子的成绩提升,和小李的关系并不大,尤其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小李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在本地,孩子明显缺乏约束。

小李对儿子的辅导缺乏严肃性,标准也一直在改变,更直接的说法是,儿子不怕她或者说,她压不住孩子。

但二年级孩子爸爸回来后,事情就发生了改变。孩子爸爸胡萝卜加大棒,几次交锋就让孩子服服帖帖,完全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自然事半功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l教学的水平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水平。一般情况下,老师的教学风格会迎合绝大部分学生,但必然也会有部分学生并不适应老师的教学节奏。

这部分不太适应老师教学风格的学生,学习的难度明显高于他们的同学。而能够弥补这方面短板的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是家长的课外辅导(低年级),其二是课外的补习班。从效果上来看,前者要强于后者。比如,小李儿子的突变,孩子爸爸的课后辅导功不可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结:

很明显,“开窍”确实存在。不过这个所谓的开窍和相当部分人理解的有所不同。开窍本质上就是一个积累过程,只要积累够了,效果也就出来了。

这种积累,一般体现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点的查遗补漏,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有学习自觉性和荣誉感的培养。

而一旦这些工作都做好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就有了质的变化,学生成绩的提升不过是这种变化的副产品而已,完全是意料中事,并不值得稀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家长如果被动期待,那么唯一的指望就是孩子自己哪天醒悟过来,自己把短板补足。但这种做法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与其被动的指望孩子“开窍”,还不如主动去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家长越早介入干涉,孩子就越可能提前“开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