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将改变,家长称赞

在目前的人才筛选机制中,中考、高考占据了很高的权重,一种“一考定终身”的错觉和压力施加在学生和家长身上。

所以纵观学生们的整个学习阶段,我们会发现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是很大的。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当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到了大学开始降低了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大学在不经意间转变为了部分学子的“游乐场”。

以高考为分界线,高考前,大家“拼命”地学, 高考后,大家“放开”地玩,这种现象真的合适吗?

教育部发文,“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将改变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网针对政协委员的建议发文。其中政协委员提出“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针对政协委员的建议,教育部回应称:

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彻底扭转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

”彻底扭转“4个字表明了教育部对于当前这种不正常现象改变的决心,为下一步相关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家长称赞

对于“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家长们也是为之操心不已。尤其是中小学减负问题,不少家长反馈,平日里自家孩子做作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甚至凌晨1两点,而作为家长,也经常陪着孩子一起熬夜完成家庭作业。可谓是苦不堪言。

而在学习压力上也不轻松,因为中考和高考的残酷竞争性,所以很多学校都会加强对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要求,每一次考试结果都在提醒着学生们必须努力学习,不然就会被别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这种压力不仅传递给了学生,也传递给了家长。

然而家长们也奇怪的是,到了大学之后,按理说大学更应该是一个分水岭,但是大家进入大学之门以后就开始懈怠了。以往部分中学时期的优等生,到了大学之后懈怠堕落的并不少。这问题又出在哪儿呢?

所以当教育部表明将彻底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时,家长们是称赞支持的。家长们不希望孩子的学习压力过于集中于某个阶段,而这个阶段过后就突然放松。这种状态并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能将学习压力分摊至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那么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或许会更加行稳致远。

一些感受

首先说下当下大学的现状吧,除了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外,很多普通大学的学子到了大学之后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种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的错觉伴随在他们身边。

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如果大家留意过相关信息,可以发现每年很多高校都会有一些被退学的学生 。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当然也有专业不感兴趣,厌学等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从主要原因看,还是因为学生们对于学习过于懈怠,开始将主要精力从学习上转移到玩乐上。

而这背后潜在的原因就是目前很多大学属于严进宽出,考上大学不容易,但是要想顺利本科毕业并不难。而对于学习成绩的要求,部分学生声称“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在这种状态下,大家的学习要想好起来,真的难。

所以,高校的“严进宽出”机制或许需要改变。

再来说下目前中小学的现状。不知为何,现在的家长们充满了焦虑,尤其是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焦虑,担心自己孩子被别的孩子远远地甩在身后。所以家长们在中小学阶段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是很高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另一方面,学校也很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家校双方的共同要求下,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就上去了。每天课程满满,周末、晚上甚至也会安排课程,作业几乎没过,不断地做题、背诵、记忆,每一次考试排名就像是冲锋的号角一般让你更加打了鸡血似的学习。

起得早,睡得晚是当下众多中小学生的常态,和大学阶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然,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而这也是将来教育部想要改变的。是时候对“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说再见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