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谈减负,本人观点,中小学减负很难,大学增压有操作空间

教育部最近对于中小学生减负,又发表了新的意见,改革的方向将是中小学生进一步减负,大学生增加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

理性的分析这个事情,改革的方向肯定是受人欢迎的,但是改革的结果可能有待验证。

就广大中小学家长的个人体会而言,大多数人会觉得减负减负,越减负担越重。举几个例子:

中考加入体育,目的在于减轻主科学业负担,提升孩子身体素质。结果:主科学业任然繁重,学生还要额外课外补习或者训练体育。

小学加入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扩展孩子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结果:在主科学业之外,学生还要应付有检查性质的相关素质教育课程的考试或者验收。

中小学不允许进行期中考试,考试成绩不得公布,目的在于减少学生学习的考试负担,快乐学习。结果:家长慌了,不知道自己孩子学得怎么样,开始各种课外补习班,课外测试。养肥了课外培训行业,孩子课外时间更少了。

最近提出的中考加入美育课程,也是让很多家长有很大意见,本来学业和课外补课负担就很重,这下为了应付美育考试,多拿分数,又要增加课外补课内容了。

整个中小学教育让家长们非常的焦虑,根本原因不是学校减不减负的问题,家长们体会到的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希望孩子通过教育摆托他们现在经受的生存压力。

今年,江苏某重点高中,按国家要求,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培养,课程也相对轻松,结果在中考生源特别优质的情况下,高考成绩不佳,引起很多家长的不满。

升学的竞争压力,是中小学生负担减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小学读得太轻松,就很难进入优质的初中,初中读的太轻松,就很难进入优质的高中。高中就没有轻松的,你松一松,大学就没得上了。

中考全国平均淘汰率是50%,高考平均淘汰率是30%,综合起来,最终能够进入大专以上学校读书的学生只有全部人口的35%。另一方面,大学已经扩招饱和,再过度扩招,社会难以消化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所以,不论中小学如何减负,社会竞争只要依然激烈,随着父母们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认同,对于读书重要性的认可,就会把学习的压力传递给孩子,传递给学校。学校要升学率,必然还是会把学习的压力传导给教师和孩子。短期内,通过增减课程都很难改变这样的压力。

不过,这次提出增加大学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则是有一定的积极正面的意义的。中国中小学教育,因为压力大,所以教学质量世界一流。同时,中国大学毕业太容易,混日子的人多,也导致中国大学教育在世界相对落后。

适当增加大学的学习压力,提升大学毕业的难度,促进大学生认真学习,对于国家各行各业都是有帮助的,毕竟大学生还是我国的主流人才力量,大学生学业素质低,对于各个行业都有负面的影响。让大学生紧张起来,好好读书,利国利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