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不再受歧视?那么你过硬的文凭,怎么算?

近期,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在招聘过程中,对于学历的要求都很严格,必须是全日制,甚至一些单位还限定了,只有双一流有资格报名,这样在一方面确实给努力学习的人,更多的机会,也告诉大家,好好学习,考入名校,其实就拿到了一些大单位的入场券,但是事实也证明,除非你是非常的牛,不然不靠学历,不靠学校,你依然还是进不去大多数理想的单位。

那么,找人的条件,是企业制定的,当然,他们的用人观念是否符合要求,我也不去讨论,那么回归本质,我们努力读书,努力读大学,努力拿到文凭,努力去全日制,去双一流,重点大学,那么是不是在最后找工作的时候,依然没有优势呢?

#非全日制学历#到底能不能算是平等呢?

我们发现,很多人的学历,要么是上班的时候才考的,要么是专升本,自考本科,确实,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是会受到很大的歧视的,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虽然名义上是拿着本科文凭,但是却只能享受专科待遇。

能力如何评价?应该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只能通过你的学历去认识吧,唯学历论,应该也有问题,但是不靠学历,这么多的学生,你又该如何选择呢?

现在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社会就是一把大筛子,用学历筛掉不努力的人,用金钱筛掉不奋斗的父母,确实,而这些单位,国有企业,也就是掌握筛子的人,虽然不歧视非全日制,但是他们也有权利决定你的去留。

当然,当前的情况,我们理解,大学生很多,大家都想要精英,自然那些差一点的学校的学生,要么失业,要么进厂打工,那就自然而然的淘汰,不过,为了总体就业形势的稳定,我们确实也不得不这样做。不然一流学校抢着要,三流学校无人问津,势必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一些不良好的影响。

现在好了,大家都一样,那么到时候就是拼能力的时候了,那些辛苦考上好大学的人,也就不一定工作有保障,还是需要他们继续努力,起点高了,不一定人生就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