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绩优秀,高中一塌糊涂?多少学生,输在这4个“坏习惯”上

众所周知,初中学习内容和高中学习内容有很大分别,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模式不一定适合高中阶段的学习。一些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无法做出调整,到了高中成绩严重下滑;也有一些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进入高中后,成绩急速上升。

部分高中生面对成绩严重下滑现象手足无措,慢慢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庸庸碌碌之人。

初中成绩优秀,高中一塌糊涂?多少学生,输在这4个“坏习惯”上。

第一个“坏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

课前预习可以建立对知识点的直观印象,帮助自己在课堂上更高效地获取关键知识。课后巩固则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人的记忆是一个曲线过程,即从低到高,然后下落,再平稳。如果我们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很容易把刚刚掌握的知识“丢掉”。

以英语学习为例,课前,我们可以将要学的文章诵读两遍,了解文章的大意,并圈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关键词和自己不甚理解的地方,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

经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再加上自己课后的巩固复习,会比较容易掌握全部内容。这样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完完全全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高中的学习节奏比初中要紧凑得多,初中阶段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凭着一点“小聪明”,还能在学习上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到了高中,课前不预习,上课就如无的放矢,课后不巩固,学到的知识就如一盘散沙,成绩下滑是迟早的事。

第二个“坏习惯”:死记硬背不思考

初中知识体系简单,内容难度也不大,平时多记记背背,考试前再突击一下,考出的成绩一般不差。而高中则不同,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都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如果只是机械性的记忆,无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比如物理学科,初中物理学科知识深度有限,定性分析较多,很多初中物理试题都是用数据直接套用相关公式就可以解决。记下了公式,就很好答题,死记硬背也能考出高分;高中物理的内容难度较大,有许多是精确的定量分析,计算复杂,不思考、不重视思维方面的训练,肯定学不好。不少学生初中阶段物理成绩优秀,高中却一塌糊涂,就是与此有关。

第三个“坏习惯”:眼高手低、知错不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中课堂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内容听老师讲觉得简单,但做相关习题却很难拿到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啥啥都会,做啥啥不会”。

可能是因为错觉,有些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估计过高,自认为完全掌握了基础知识,把主要精力放在拔高题和难题上,结果造成“底子空虚”,考试成绩很不稳定。有时候,他们还会不懂装懂,知错不改,不仅不会的东西从不向别人请教,甚至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认真做出修正。他们的状态飘忽不定,似乎什么都懂一点,又似乎很多东西都不懂。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懂的地方,也肯定会有做错的地方。发现了错误应该及时纠正,不能每次测验试卷发下来就随手扔到一边,对试卷中的错误和问题视而不见。

第四个“坏习惯”:作息时间不规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好身体,学习更不例外。有些学生作息时间很不规律,有时候早上早早起床到学校,晚上熬夜到很晚才睡觉;有时候早上睡懒觉不起床,晚上六七点就上床睡觉。这种有时勤快、有时懒惰的状态,很容易造成精神不振、免疫力下降等各种症状的出现。

作息时间不规律的学生,不只身体上表现出不适感,情绪也会有很大波动。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愤怒,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而情绪上的剧烈波动又加剧了身体的不适,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样的学生,学习效率非常低下,初中还能勉强应付,到了高中就难以为继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初中三年,我们要拼尽全身力气,争取中考考出好成绩;高中三年,我们要更加努力,争取通过高考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但我们不能凭一股蛮劲,而是要智慧地拿捏学习节奏,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思考、勤改正,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总之,改不掉身上的“坏习惯”,学习成绩就只能处在低水平。如果想让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就努力改变自己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